“猜猜我是誰”電話詐騙升級,騙子專門說當(dāng)?shù)胤窖浴?/p>
11月27日訊 以前接電話經(jīng)常會有一些調(diào)皮的朋友,上來就是“猜猜我是誰?”,挺無聊的,在德州,就有11個人,竟然因為這么一句簡單的“猜猜我是誰”,被人騙了錢財。
據(jù)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報道,受害者德州市民黃先生說,自己晚上接了一個電話,對方說“你不認(rèn)識我了”,接著黃先生就上當(dāng)了。
小姜是黃先生的一位老朋友,因為不常見面,黃先生以為小姜換了新號碼,而且聽對方的聲音很像小姜,于是沒等對方自報家門,黃先生就說出了心中的答案,對方也就借坡下驢,繼續(xù)聊了下去,接著提出要借2萬塊錢。
打來電話就借錢,黃先生先是猶豫,但是想到之前小姜也曾幫過自己的忙,并沒有太在意。湊夠了錢,黃先生就等著第二天去和對方見面,結(jié)果第二天,電話當(dāng)中的“朋友”急切的打來電話要求把錢匯到一個賬號上。
黃先生打上之后就騎車去辦公室去,到那里才知道上當(dāng)了。
和黃先生有著同樣遭遇的,還有市民李先生,做生意的他10月份這天上午正好托人辦事,沒想到下午就接到可以面談的電話。
受害者李先生說,“挺巧合,上午找人家,打來電話說下午過來,下午過去了,沒見上本人,說的挺急切,需要錢,我們挺關(guān)心,借了2萬,很快就匯過去了,賬號外地的,也心思怎么是外地賬號,可能以為什么急事,超出范圍,到辦公室一看沒人。”
公安部門統(tǒng)計,自從今年5月20號以來,德州市有不少市民報警,稱被電話詐騙了,其中有11人被先后騙取27萬元,最少的1萬元,最多的高達(dá)6萬元,而取得受害者信服的原因,就是這親切的本地口音。受害者說,“德州的電話,本地人電話聲音,很像,關(guān)鍵是聲音像,模仿的特別像,我就信他了。”
這么會模仿不去當(dāng)演員非要當(dāng)騙子,不過再狡猾的狐貍也逃不過好獵手,讓騙子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們騙得錢財?shù)靡馔螘r,警察正向他們一步步靠近。
2015年5月20日這天,接到報警的運河公安分局刑警開始對冒充朋友騙取錢財?shù)倪@個陌生電話展開調(diào)查。
民警在辦案過程中了解到,這個沒有實名登記的陌生號碼全部是隨機打給市民的。在偵查過程中民警發(fā)現(xiàn),撥打電話詐騙錢財?shù)倪@個人,竟然同時在用8個手機號碼實施詐騙。經(jīng)過偵查布控,8月17日下午,民警將正在陵縣附近釣魚的犯罪嫌疑人范某當(dāng)場抓獲。
民警孫曌介紹,犯罪嫌疑人有一個同伙在廣東,他們兩個密謀好,范某負(fù)責(zé)打電話實施詐騙,對方負(fù)責(zé)銀行卡轉(zhuǎn)賬。
一個廣東人,一個德州人,怎么能合伙密謀電話詐騙呢?據(jù)民警介紹,兩人是在看守所內(nèi)認(rèn)識并成為朋友的。今年3月份,兩人先后刑滿釋放,于是便在大江南北開始了他們密謀已久的大動作,哪成想,兩人合伙的“生意”剛剛起步,就再次鋃鐺入獄。
孫曌說,“范某交代一個同伙犯罪嫌疑人,暨某,被紹興公安機關(guān)逮捕,我們趕往紹興詢問,交代犯罪事實,追回9萬5千元。”
民警介紹說,因為兩人是合伙詐騙,所以他們每一筆交易完成后會按比例分成,除去嫌疑人范某花銷的費用外,目前警方只能將暫時追回的9萬5千元錢財返還給受害者。11月24號上午,在這次案件中被騙的受害者,帶著錦旗來到運河公安分局刑警隊,現(xiàn)場領(lǐng)取被民警追回的部分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