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fā)兒童早期心智是育兒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很多家長不惜為此花費不少金錢,這無可厚非。但凡事都有一個性價比,大多數(shù)時候,不花錢或者少花錢一樣也可以給孩子提供有效的益智教育。
一位河南農(nóng)村的母親打電話給我,“我花了兩千多元錢給孩子訂了一套XX叢書,你覺得值得嗎?”
我知道這套“叢書”,是某個大做廣告的教育機構(gòu)做的啟智類期刊,郵購形式發(fā)送,每月一期。書的內(nèi)容不能說不好,但如果放到書店里,跟眾多優(yōu)秀的版權(quán)繪本圖書擺在一起,我一定不會買。
我理解這個母親的心情和處境,她和孩子們所住的地方,離最近的城鎮(zhèn)也有幾十公里,她希望孩子也能夠得到最好的早教,日后跟城里的孩子一樣聰明,一樣見多識廣,而她的環(huán)境,讓她沒有太多的選擇。
我并不一味反對為孩子的教育花大錢。我家哥哥出生4個月就被送去早教班,兩個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幾乎學遍了上海各種國際連鎖早教機構(gòu)的昂貴課程。我也一度會按季節(jié)定期光臨百貨大樓,搜羅所有新出的益智玩具。我相信,孩子一定是學到了東西的,或多或少。但現(xiàn)在想來,如果可以重來,我的選擇可能會有所不同,因為,凡事都有一個性價比,更因為,我現(xiàn)在知道,不花錢或者少花錢也一樣可以給孩子有效的“早教”。
父母做老師的一個優(yōu)勢是,教室里、早教班上,是一個老師對幾個甚至幾十個學生,孩子跟父母,則總是一對一。在百分百的關(guān)注下,孩子的學習更可能因材施教、因人而異,也更可能真正掌握你要教授給他的東西。
把自己變成孩子的老師
你真的可以給孩子當老師,為孩子傳授知識。
這并不困難。
假期結(jié)束,我們回來晚了,孩子上學遲到一個星期,我很內(nèi)疚,先生說:“沒有什么老師會比父母教得更好。”
是的,父母做孩子的老師,因為沒有教科書可循,往往可以給孩子更廣闊、更豐厚的知識。假期中孩子跟著我們,每天上山、下海,他們懂得了抓海膽要眼明手快,否則一受驚,海膽的吸盤就會牢牢地依附在巖石上,再也拔不下來。他們也了解了潮漲潮落,月亮在太陽落下去的時候同時升上來。這些知識當然不系統(tǒng),不像書上那樣章節(jié)分明,體系嚴謹,但卻會給他們一個基礎(chǔ),不知什么時候就可以在生活和求學中融匯貫通起來,“厚積薄發(fā)”只有在教育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的時候才會發(fā)生。
父母做老師的一個優(yōu)勢是,教室里、早教班上,是一個老師對幾個甚至幾十個學生,孩子跟父母,則總是一對一。在百分百的關(guān)注下,孩子的學習更可能因材施教、因人而異,也更可能真正掌握你要教授給他的東西。
給孩子當老師,你不需要專門去考一個學位,學習是一個過程,你可以和孩子一起開始。關(guān)鍵是,你自己要做一個有好奇心的人,做一個愛讀書愛琢磨的人,凡事都去探究一下。把家庭當課堂,哪怕做一個油炸餅,也可以給孩子講解為什么濕面團放到油鍋里就會有大泡泡鼓出來——我們不都說當年瓦特就是看著祖母的水壺被沸騰的水汽沖得叮當作響而最后發(fā)明了蒸汽機車的嗎?不怕孩子看到你失敗,只要他也看到你不氣餒繼續(xù)重來,那他在學到實驗成果的同時,也學到了不屈不撓的學習精神和反復(fù)實踐取得成功的信心。傳授給孩子知識是重要的,同樣重要的,是你向他展示獨立思考、自己去積極獲取知識的能力和熱情。沒有人可以把所有的知識都傳授給你的孩子,最終,他需要自己去尋求和獲得。
有些早教課程暗示自己在培養(yǎng)MBA寶寶。在國外的大學里,本科畢業(yè)是不能直接攻讀MBA的,至少需要兩年的工作經(jīng)驗,為什么?因為對人和事的理解和洞察力,不是課堂上的內(nèi)容可以完全覆蓋的。人和事往往都不按教科書上的規(guī)定出牌,雖然有時確實有章可循,但以我們對世界乃至宇宙的理解,很多事情還是需要感性去把握和應(yīng)對的,而這些感性經(jīng)驗,來源于生活,來源于你的言傳身教。在大多數(shù)取得成就的人身上,除了聰明才智之外,社交能力、自信獨立積極的品質(zhì),往往起更重要的作用。而這些品質(zhì),在家里,在你身上就可以學到。
孩子最喜歡的,是你的關(guān)注。你百分百的關(guān)注對孩子來說,比什么玩具都寶貴,都益智。
把自己變成孩子的“玩具”
哥哥大了,他的禮物主要是各種運動器材和書籍。我也基本上不給弟弟買玩具了,我跟他玩“摔跤”——每天早上,起床之前,讓弟弟爬上來,跟我在被子里“挖地洞”、互相卷起來做“木乃伊”,或者我索性把他身子壓住,讓他自個兒掙扎出來。一分錢不花,鍛煉了他的柔韌性、平衡性和力量,也讓他每天都有一個心滿意足的快樂開始。母子之間也平添很多默契和樂趣。
回想起來,我當年花了很多錢,孩子卻可能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些價值。在到達一定年齡之前,孩子是不知道錢的價值的,你給他400元買的機器人,可能玩不過20元4個的爆彈。大人熱切地要買昂貴的禮物,住奢侈的賓館,去最熱鬧的旅游點,我們以為孩子會因此得到更多樂趣,學到更多東西,其實往往不然。那些最簡單的自然元素——水、沙、泥巴、公園里的花草樹葉,往往就可以帶給他們巨大的喜悅和收獲。
當然,最受孩子歡迎的“玩具”,往往是父母自己,并且孩子會百“玩”不厭。
孩子喜歡什么?你的關(guān)注。如果你工作很忙,寸金寸光陰,那跟孩子分享的時光,你更要全心全意,保證含金量。否則浪費了你的時間,也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重視。拔掉你的網(wǎng)線,把手機調(diào)成振動,并把它放到隔壁房間去,在無干擾的情況下,你會發(fā)現(xiàn)你很樂意滿足孩子的要求,被孩子支來調(diào)去并不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我跟孩子呆在一起的時間不算少,但我猜弟弟尤其喜歡和我玩摔跤是因為為了避免被裹到被子里做“木乃伊”,此時我必須十分專注。你百分百的關(guān)注對孩子來說,比什么玩具都寶貴,都益智。
孩子需要長見識,但見識很多,你不能指望孩子會見識一切,因此不必選擇最昂貴最費事的那種。
旅行不用走到天盡頭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可以從腳下、身邊開始。
旅行不必走到天盡頭,一段段火車旅行,一次次飛機旅行,人不太多的一個地方,孩子就會很滿足了。我多次帶孩子去香港,但迪斯尼樂園一次也沒去。也許他們會在迪斯尼樂園獲得很多樂趣,學到很多東西,但他們從來沒有去過,所以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應(yīng)該遺憾。哥哥最喜歡的地方是香港大嶼山的海灘,落潮的時候,我們埋頭撿巴掌大的毛蚶撿到脖子痛。端午節(jié)帶孩子去看天安門,卻發(fā)現(xiàn)孩子感興趣更多的,是天安門背后的那個新修的小公園。當然孩子也需要長見識,但你不能指望孩子會見識一切,因此不必選擇最昂貴最費事的那種。就像參觀世博會,你不去排隊8小時看沙特館的IMAX,而是去沒人排隊的亞洲聯(lián)合館,孩子也絕不會計較。孩子只有好奇心,一定要怎樣怎樣的虛榮心是大人的。
順應(yīng)孩子的個性和天賦來選擇早教課程,而不是追隨周圍人的潮流,可以省心省錢,孩子的發(fā)展也會更自在、順利。
順應(yīng)孩子天賦個性選擇早教課
你如果十分富有,也愿意為孩子大把花錢,當然無可厚非,但需要記住,錢不保證你的下一代的成功。看看那些成功的人,他們中間有多少是傳承了財富,有多少是白手起家從尋常人家走出來的普通孩子?
如果你覺得自己不屬于非富即貴一族,那么,面對各種“品相”誘人的早教課程,先想清楚你希望孩子長大后成為什么樣的人,望子成龍是否能成真。孩子的資質(zhì)不同,發(fā)展方向和速度不同,強求不來,你可以給予他的,是一個基礎(chǔ),而這個基礎(chǔ),是不是一定需要一個昂貴的價格才能得到?
一些教育是應(yīng)該給孩子提供的,比如音樂、美術(shù)、運動。但音樂不必一定要買鋼琴,雖然你的孩子可能是鋼琴天才,但對大多數(shù)孩子來說,鋼琴不過是很好的一種音樂訓練,而可以提供很好的音樂訓練又成本不高的樂器實在不少。想想看,如果你兒子很有音樂天賦,要去參加樂隊,也只有一個人能彈鋼琴吧。號、鼓,笛、簫都可以奏出美妙的音樂,都能培養(yǎng)很好的人生素養(yǎng)。大多數(shù)人學鋼琴,往往學成了壓力和煩惱,想盡辦法放棄。國際鋼琴大師Leslie Howard到上海來做親子演出,臺下家長問他孩子不愛學鋼琴怎么辦,他反問:“你們中間有多少人是小時候?qū)W過鋼琴而現(xiàn)在再也不彈的?”
繪畫,在于讓孩子表達其創(chuàng)造力,養(yǎng)成對色彩、線條、形狀的美感。成為大畫家的人很少,但我們作為普通人也需要有對美的鑒賞和欣賞能力。一周一次的昂貴的臺灣來的美術(shù)課可以讓孩子接觸到不同的美術(shù)材質(zhì),帶著孩子參觀美術(shù)館,閱讀好的繪本,也可以幫助孩子培養(yǎng)起良好的審美鑒賞能力。日后,如果當他看到什么人異想天開的作品時,他不驚訝,卻感嘆人類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達,那就說明你的美育培養(yǎng)成功了。
大部分人是凡人,天賦尋常,經(jīng)過后天努力也許會成就一番事業(yè),但如果努力的方向是你強迫的,可能會有事倍功半的效果。順應(yīng)孩子的個性和天賦,而不是周圍人的潮流,你會省一些金錢和心力,孩子的發(fā)展也會更自在、順利。
畢家媽媽問答
問:我的兒子做事很沒條理,玩具扔得到處都是,幼兒園老師發(fā)的作業(yè)也常常找不到,送他去早教班可以幫助培養(yǎng)他的責任感和好習慣嗎?
畢家媽媽答:你不必去早教班讓孩子學會如何把自己玩過的玩具放到容器里面或者放回原處。如果你自己沒有時間去督促他,一周一次的早教班也不能幫助他養(yǎng)成好習慣。
先把提醒孩子當作你自己的一個習慣:早上孩子脫下睡衣時,提醒他放到小床頭,方便晚上睡前穿用;吃完飯,提醒他自己把小碗端到廚房去——有阿姨幫忙的時候,這是對阿姨的尊重,沒有阿姨的時候,他更需要學會夠照顧自己、照顧你。讓他知道自己做的事由自己負責收拾殘局,這是培養(yǎng)責任感的第一步。
文/圖 畢家媽媽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