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安全教育培訓
要教學生如何防范性侵害
發(fā)生學生踩踏事故怎么辦?學生被綁架如何處理?如何教學生避免遭受到性侵害?昨日,我市對200多名中小學安全教育教師進行為期五天的專門培訓,將“性侵害”和自然災害、校園暴力等一起列入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范疇,要求學校培養(yǎng)中小學生面臨突發(fā)事件自救自護的應變能力。
據(jù)悉,為了讓教師們全面掌握這本安全手冊的內容,市教科院還針對小學低年級、小學高年級、初中和高中四個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寫了《中小學公共安全健康成長教育》教師指導用書,詳細指導教師如何對中小學生進行公共安全教育。
在這本校園公共安全“錦囊”中,共分為12個專題,羅列了中小學校容易發(fā)生的安全事故,交通事故、溺水、食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擁擠踩踏、防震、洪水泥石流等突發(fā)情況,都能在書中找到預防措施和應對方法。如出現(xiàn)擁擠踩踏時被推倒,要設法靠近墻壁,身體蜷成球狀,雙手在頸后緊扣,以保護身體最脆弱的部位,同時盡量露出口鼻,保持呼吸暢通。
此外,在初高中年級的教育內容中,了解應對敲詐、恐嚇、性侵害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和基本技能,將作為老師重點講授的部分。高中版里的社會適應教育中,還特別增加了挫折教育、感恩教育的內容。
市教委表示,按照教育部要求,所有中小學必須落實專兼職安全教育教師,負責本校安全教育和安全穩(wěn)定工作,享受中層干部待遇。
目前,我市中小學每兩周上一節(jié)安全教育課,各高校每學期開設32學時安全教育必修課。記者 湯寒鋒
防止性侵害 要勇敢說“不”
中小學教師的這個安全“錦囊”里到底裝了些什么?昨天,記者從這個“錦囊”打探到一些公共安全防范措施,學生和家長也可以從中學習一些安全知識,碰到突發(fā)事件時盡可能讓自己平安脫身。
例如,在防止性侵害上,書中首先要讓學生懂得什么是性侵害,懂得哪些部位不可隨便讓別人觸摸,與異性須保持一定距離。同時,還提供一些“秘笈”教學生如何自衛(wèi),如可以用手指戳刺對方眼睛,用肘部猛擊對方胸部,用膝蓋頂撞對方襠部等方式。
“錦囊”里要求要讓學生清楚了解以下內容:
■在校內或上學、回家路上要結伴而行,不要到四周沒人的地方去,千萬不要為了圖方便走近路。
■不要輕易接受陌生人或他人的飲料和食品。
■任何人提出的性接觸,都要斷然拒絕。
■對于不當或不舒服的身體接觸,要勇敢地說“不”。
■陌生人或熟人都可能是性侵害的加害人。
當性侵害事件發(fā)生后,要避免對受害人的二次傷害,并盡量減少對周圍人的影響。學校處理時要注意以下環(huán)節(jié):
■告訴受害孩子,這不是他(她)的錯。
■尊重并保護受害孩子的隱私權,做好保密工作。
■了解事實真相,鼓勵受害孩子說出實話,并給予支持與安全感。
■安排受害孩子去醫(yī)院檢查,并接受心理輔導,保存好受害證據(jù)。
我國首次將預防性侵害
列入中小學安全教育
2007年3月,教育部發(fā)布《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首次將“性侵害”和自然災害、校園暴力等一起列入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范疇。
《綱要》要求,小學4~6年級的學生要學會應對敲詐、恐嚇、性侵害的一般方法,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初中生則要學會應對敲詐、恐嚇、性侵害等突發(fā)事件的基本技能。而高中生則學習健康的異性交往方式,學會用恰當?shù)姆椒ūWo自己,預防性侵害。當遭到性騷擾時,要用法律保護自己。
預防性侵害寫進教材
建議高中女生學防身術
目前,廣東省教育廳已經出版一套四本《安全防范教育》專題教育讀本,在全省中小學推廣使用。其中,“性侵犯”問題用了一個章節(jié)進行探討。
讀本提醒:高中女生不要輕易跟隨異性到不認識、沒去過的出租屋、辦公室、課室等地方;不要單獨和曾有不良行為的人長時間呆在一起;不要單獨出入酒吧、卡拉OK廳等。建議:高中女生課余不妨購買《抗暴防身術》等書籍自學,有條件的可學習柔道、散打等技藝,既能鍛煉身體又能防身。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