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昨日在出席陸家嘴論壇間隙表現(xiàn),這次匯改之后,國民幣匯率不具備大幅升值的可能性。李稻葵表現(xiàn),中國的國際收支目前比較平衡,今年的外貿順差占GDP的比重估計不到2%,而且此次匯改與2005年匯改不同,這次強調的是有上有下、雙邊浮動、漸進可控的調劑。
他認為,此次國民幣匯率調劑的重要目標是推動中國經濟結構調劑,加快發(fā)展方法轉變,也重在保證中國經濟更加穩(wěn)固的發(fā)展。長期看,匯改有利于中國經濟結構的調劑。“中國經濟的重要任務是結構調劑和發(fā)展方法的轉變。此次匯改意味著過去22個月應對金融危機的短期政策已經結束,我們重新回到了匯率體制改革上來。”他說。
中國國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謝多也認為:“實際上這次國民幣匯率調劑只是彈性方面的調劑。中國經常賬戶赤字的比例大幅度下降,這也是確認國民幣沒有大幅升值的客觀經濟基礎。”國民幣匯率改革總體的目標是為了增進經濟的發(fā)展,目前尚不具備一次性大幅升值的客觀基礎,匯率調劑重要是為了充分施展匯率彈性對經濟的調劑作用。
為解決國民幣應用渠道過窄的問題,謝多表現(xiàn):“我們鼓勵香港當局或者其他的金融機構開發(fā)一些金融工具,在香港地區(qū)可以供海外的投資者應用,比如鼓勵香港金融機構發(fā)國民幣債券,并且以國民幣發(fā)放貸款。循序漸進,香港將建設成為更加重要的國民幣離岸市場。”他同時表現(xiàn),可以考慮通過供給一些渠道,使得在海外、特別是在香港的公司、金融機構,可以投資國內市場,進步投資產品的流動性。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表現(xiàn),國民幣升值可以拉動花費,使沿海地區(qū)和貧困地區(qū)的差距進一步縮小,同時提升工資程度,使越來越多的企業(yè)從沿海地區(qū)遷移到內陸地區(qū),也可以不斷推動中國經濟平衡發(fā)展。哈繼銘認為未來幾個月中國出口將有所放緩,因此國民幣將面臨升值壓力,過程是長期而緩慢的。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