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17個月來環(huán)比首次降落、成交量逐步走出“谷底”、房地產開發(fā)投資保持較快增加……國家統(tǒng)計局日前頒布的今年1至6月房地產市場的相干數據,直觀地闡明了上半年樓市調控取得初步成效。不過,經濟復蘇的波折性超過預期,下半年宏觀調控面臨的“兩難”問題增多。在此形勢下,樓市調控如何“迎難而進”,種種跡象表明,本輪調控確實點中了不少投機者的命門,高溫樓市有了“退熱”跡象。國家統(tǒng)計局的最新數據表明,調控后果初步浮現。
房價快速上漲的勢頭初步得到遏制。6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漲幅比5月縮小1個百分點,環(huán)比降落0.1%。進一步梳理發(fā)明:4月份,70個城市中,只有三亞一個城市房價環(huán)比微跌,如今“下跌面”波及至28個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四個一線城市房價均告下跌。
成交量從低迷到漸出“谷底”。3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尚有8206萬平方米;至5月,已降至6800萬平方米。至6月,部分張望者入市,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回升至9200萬平方米,為上半年最高位。
開發(fā)投資保持“高位不落”。盡管遭遇嚴格的調控政策,4-6月全國房屋新開工面積仍達到4.82億平方米,開發(fā)投資達到13153億元,總額大大超過前3個月。業(yè)內關于“房地產投資將大幅跌落”的擔心,并未成為現實。
開發(fā)貸和個貸明顯收緊。上半年,房地產企業(yè)國內貸款同比增幅回落,從年初的46.1%回落至上半年的34.5%;貸方面,前四個月的逐月累計增幅均在100%以上,但至6月已降至60.4%。
中國房地產協(xié)會副會長朱中一表現,這些數據表明,調控政策在短期內已初見成效,特別是在遏制部分城市房價快速上漲的角度看,后果明顯。但房地產市場能否健康發(fā)展,仍面臨必定的不斷定性,目前重要的任務是穩(wěn)固市場預期。
“本輪調控在克制投資性需求方面達到了后果。”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信息中心總經理葛海峰說,“但一些剛性的購房需求也被克制了,后期應加大市場供給。”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好比一個高燒不退的病人,主治醫(yī)生辨證施治,病情暫時緩解了,但要除根,還需要持續(xù)治療,后果有待觀察。”中央黨校研究員曾業(yè)松說,“一些癥狀表明,當前樓市正處于買賣雙方和市場各利益主體的深度搏弈期,調控決不能松懈。”
局部地區(qū)樓市“高燒不退”。6月,70個大中城市中有49個城市新建住宅價格環(huán)比持平或保持上漲,其中上漲城市均為二三線城市;有39個城市的二手住宅價格環(huán)比持平或上漲。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