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會逝世抱著市場亢奮時代的價格不放,因為首開股份是上市公司,受到事跡結算壓力和股東回報的影響,必須用更加理性的策略來應對市場變更。”首開股份證券事務代表鐘寧表現。
針對目前市場狀態(tài),首開股份已經采用了應對措施。根據鐘寧的介紹,對于新開盤的項目,價格會比一兩個月之前的市場定價有一個適度的下調。對于已經在售的項目,也會采用一些機動的付款方法和優(yōu)惠運動增進項目標順利銷售。
“我們斷定和決策標準重要有三方面,現金、開工打算和明年的結算安排。由于明年大部分的結算都是今年的銷售收入,因此我們會根據明年具體的銷售目標來安排今年銷售節(jié)奏。”鐘寧說。
首開股份的調價舉動與部離開發(fā)商站在了一隊,他們擔心“黑五月”乃至可能到來的“黑六月”、“黑七月”的接踵而至。恒大地產、佳兆業(yè)、首開股份、綠地團體相繼降價,復地團體董事長范偉提出:“我們必須根據客戶思路的變更調劑價格、調劑心態(tài)。”
“這些品牌開發(fā)商重周轉經營模式以及其示范效應,將會引領房價真正的回落。”東方證券地產分析師楊國華說。
不過,也有相當一部離開發(fā)商選擇了截然相反的路徑。對于全年銷售事跡目標如何達到,他們給出的答案大多是下半年加大和加快推盤,但是業(yè)內人士認為這種舉動很可能適得其反。
“下半年需求的不斷萎縮和供給大幅放量,反而會對下半年的房價降落起到進一步的推動作用。”華泰聯合證券分析師魚晉華表現。
在一片喧囂和混亂中,曾經在2008年以“降價帶頭大哥”面貌示人萬科至今態(tài)度模棱兩可。已經有內部消息傳出萬科已經在深圳降價,甚至可能會在6月份進行全國范疇內降價。
后勢難判
面對房企5月份的集體低迷和近期各種促銷優(yōu)惠蜂起,部分業(yè)內人士認為新一輪的降價風潮已經迫在眉睫。
實際上,根據房地產企業(yè)5月銷售數據來看,銷售均價已經開端明顯松動。除了銷售均價上漲34%的世茂房地產外,其他頒布數據開發(fā)商銷售均價環(huán)比分辨降落2%~32%不等。
以萬科為例,其5月平均銷售價格為10872元/平方米,相對于4月的12322元/平方米環(huán)比降幅達到12%。而從萬科單月銷售均價看,這一價格在2009年12月達到高點13580元/平方米之后,在2010年1月明顯下滑,隨后逐步企穩(wěn)。
盡管銷售均價受到每月推盤類型和價格不同的影響,但是眾多開發(fā)商銷售均價環(huán)比齊齊降落則從某種程度上顯示出房企不再保持高價策略。
另據中原地產統(tǒng)計,5大一線城市中有超過五成樓盤價格呈現下跌,這類樓盤重要散布于城市次中心區(qū),也是前期價格上漲相對較快區(qū)域。其中上海、廣州、深圳三城市,有此類樓盤下跌幅度接近15%。這些數據與開發(fā)商的銷售均價數據相聯合,降價趨勢已經顯露無疑。
那么大范圍的降價風潮何時到來?業(yè)內人士觀點各有不同。
按照鄭閔鋼的見解,類似于萬科、中海、恒大這種全國性布局、存貨量宏大又看中周轉率的大型公司降價壓力比較大,而一些二三線區(qū)域龍頭和土地范圍較小的中小公司存貨量并不大,相對而言能夠選擇較好的機會和價格出手。
“經過我們用模型的粗略測算,即使房價降落30%,或者今年銷售額比去年降落50%,上市房企仍然會處于盈利狀態(tài)。因此,全國性的廣泛降價潮短期內還不會到來。”鄭閔鋼說。
但房地產專家陳真摯則認為,半年度的宏觀經濟數據出爐將會對房企們行動有重要影響。由于通貨膨脹已經成為現實,一旦半年度宏觀經濟數據觸動政策神經,加息將成為定局,由此引發(fā)資金成本的上升可能會成為房企大范圍降價潮的直接誘因。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