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祎一貫不按牌理出牌。這個業(yè)內爭議最多的連環(huán)創(chuàng)業(yè)家,第一次創(chuàng)辦3721的時候,面對投資人,他還是一個連商業(yè)打算書都不會寫的融資菜鳥;向雅虎出售3721,借掘得的第一桶金,成為一名天使投資人;2006年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出任奇虎董事長后,幾輪融資募得的1億美元資金讓賬面再無斷炊之憂——拋開道德層面的爭議,外界所熟知的故事,大多是他如何手握產品利器用非慣例伎倆跑贏競爭對手。事實上,多次創(chuàng)業(yè)經歷的打磨,亦孵化出了另一個周鴻祎,他正試圖向互聯網江湖的創(chuàng)業(yè)資本家靠攏。
當年“錯失10億美元”
周鴻祎不避談當初賣掉3721是個錯誤:“過度競爭會讓你作出一些很荒謬的決策,比如我們把3721賣給雅虎,這都是為了和百度競爭,當時迫不及待想尋求外援!
他向媒體表現,創(chuàng)業(yè)者不要為了競爭而競爭,作出激動和不理性的資本決策。
百度現在已經壟斷了國內70%以上的搜索市場,而當年周鴻祎的3721和百度市場份額差不多,他帶領團隊親自奔赴渠道第一線,和經銷商推杯換盞強力營銷,使得3721在渠道建設上比百度先走一步,至少讓楊致遠拍下1.2億美元收購的一個重要理由是,3721擁有45萬中小企業(yè)客戶。而百度現在的市值已達10億美元,他也因此感嘆自己“錯過了10億美元”的機會。
從某個角度看,3721時代,周鴻祎還是一個資本運作的門外漢。
回到創(chuàng)立3721時代,關于周鴻祎如何獲得IDG投資的故事,有很多版本,最為傳奇的是,他在一頓飯的時間里,搞定了IDG的數位合伙人。真實的情況是,在3721面世后,他第一次見IDG的投資人,談了幾個小時,他手上并無一份商業(yè)打算書,而是憑著一腔創(chuàng)業(yè)者的熱情和極好的口才,兜售自己的想法和3721的遠景,第二次才帶上了一份促手寫而成的概要,面對IDG的幾位合伙人的考問,他第一次感到:說服投資人也是門學問,IDG合伙人王功權甚至 “逼迫”他練慣用一句話說明白自己的商業(yè)模式,最終IDG前后向3721投下了400萬美元,持股20%。
在與IDG打交道的過程中,周鴻祎學會了幾個加強融資才能的法門:如何書寫一份簡略卻又能命中投資人的商業(yè)打算書;幾分鐘之內表達明白商業(yè)核心。他對創(chuàng)業(yè)者有許多過來人的忠告:創(chuàng)業(yè)初期的企業(yè)融資,不要想太多錢的問題,必定要專注于用戶體驗,打磨產品的核心功效,“磨得像根針一樣尖”。千萬不能抄襲別人;此外,對投資人的選擇是雙向的,需找到和自己在理念上志同道合的投資人,比如IDG的合伙人王功權,和他成為多年的朋友,從3721到奇虎,一直支撐他。
現在不考慮上市
出售3721后,周鴻祎再次作出了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決定:加盟IDG,成為一名合伙人,操盤5億美元的投資基金。盡管為IDG服務僅半年,他對媒體流露:“我就是到IDG學習投資技巧,不要錢都可以!毙愿駴Q定做事的方法,在他辦公室的一面墻上裝著專業(yè)音波墻,音響設備據說耗資300萬國民幣,他介紹全是“不同品牌組裝的”,也只有發(fā)燒友級別的愛好者能達到這個境界;另一面墻上貼滿射擊靶紙,上面離靶心很近的彈孔多少闡明了水準。兩個細節(jié)流露他一旦迷上一件事,勢必要“鉆”透為止的心態(tài),這或許能詮釋周鴻祎對投資技巧和資本運作的熟稔。
所以,對于他所說明的奇虎暫不上市的原因,并不讓人意外!拔覀儽囟〞鲜,但是我盼望能做得再成功一些。因為馬云上市很晚、騰訊、百度上市都很晚,實際上,這些后來上市的公司,比中國本來互聯網前三大上市公司都晚了七八年,但是晚上市帶來的利益是基礎打得更扎實,這是厚積薄發(fā),后發(fā)制人!彼恢闭J為,360不是個掙快錢的生意,真的需要把結構再做強、做大,“360還應當考慮投入更多,把用戶價值做好,做一個巨大的公司,就像淘寶一樣,當所有的人都在淘寶上買東西,他必定會找到掙錢的方法!
天使的合縱連橫策略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