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劉黎霞 通訊員 蒙麗方瑋龔華萍 廣東有望試點“生源地助學貸款”,有效鑒別“偽貧困生”。昨日,省教育廳巡視員李小魯帶隊到華南農業(yè)大學檢查高校迎新工作,并向媒體透露了這一消息。
特困生免交學費先注冊
“入學之前,你清楚學校的助學政策嗎?手續(xù)辦理方便嗎?”昨日,在華農迎新現場,省教育廳巡視員李小魯重點詢問家庭經濟困難新生的助學情況。
記者在現場看到,華農為貧困生設置了“綠色通道”,特別關注來自云南、甘肅、四川三個災區(qū)的生源。特困生可免交學費先注冊,并現場領取500元(臨時餐卡200元,生活補助金300元)和床上用品一套。據了解,昨天該校已發(fā)放了資助金近萬元和床上用品8套。
華農黨委副書記鄭慶順告訴記者,新生報到前,學校已對災區(qū)學生情況逐一排查,報到時根據學生提供的低保、貧困證明以及面談等程序,進一步了解貧困程度,視不同情況提供相應資助。
查飯卡消費鑒別貧困生
華農今年將迎來9737名新生,是廣東重點本科院校中的“招生大戶”,貧困生相對較多,從歷年數據來看,貧困生接近總人數的25%,特困生占總人數的4.8%。
記者了解到,目前高校發(fā)放的特困生助學金并不少,如學生“裝窮”該如何鑒別?華農學生處副處長吳善添介紹,學校會通過對家庭成員的職業(yè)和經濟收入以及新生消費情況的了解,確定其家庭貧困情況,還會進行學校、學院和班級三級評議,確定貧困生名單,“最便捷的方式是抽查飯卡的消費額”。吳善添表示,華農還為貧困生提供了1000多個校內勤工助學崗位。
設助困中心推貸款新政
對“偽貧困生”其實已有政策約束。李小魯透露,國家提出試點“生源地助學貸款”政策,目前剛展開試驗,山西、陜西等省已在探索。廣東近期將組織教育廳、國家開發(fā)銀行和省財廳有關成員向這些省份取經,如可行,將有望在廣東高校試點。
記者了解到,一直以來,由于貧困生助學貸款不用生源地出錢,當地開貧困證明“能開多少開多少”,導致高校難以甄別貧困生資格。實行“生源地助學貸款”政策,可有效防范“偽貧困生”。此舉對于提高貧困生個人誠信,降低國家助學貸款違約率有積極作用。
李小魯表示,廣東要推行“生源地貸款”政策,必須全省各縣教育局按教育部、財政部要求,設立“助困中心”,目前陜西等省份在此方面已做得頗為成熟。
什么是生源地貸款?
貧困大學生能在入學戶籍所在縣(市區(qū))的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或金融機構申請辦理助學貸款,用于繳納學費、住宿費。目前華農有少部分來自山西、貴州學生采用生源地貸款方式,學校貸款仍占大多數。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