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汕頭6月27日電(李怡青 陳妍)筆者27日從廣東汕頭“南澳Ⅰ號”水下考古隊獲悉,明代古沉船“南澳Ⅰ號”目前已發(fā)掘打撈出水超過5000件文物,6月份考古隊文物提取和船體發(fā)掘都取得重要成果,新發(fā)明了6個艙位。
在前一階段清算的8個艙位基礎上,6月份,汕頭“南澳I號”水下考古隊又在一號艙南、北兩側清算出6個艙位,到目前“南澳I號”已發(fā)明清算的艙位數量達到了14個。
據介紹,6月份“南澳Ⅰ號”古沉船船艙又出水了許多第一次面世的文物品種,其中包含錫壺、秤桿、鎦金彩瓷、銅鑼、算珠和骰子等,加上此前已出水的青花瓷、陶器、鐵器、銅器、銅錢串等,“南澳Ⅰ號”出水文物品種繁多。
目前打撈出水的數千件文物都存放在打撈船上的文物庫房里,并派有專人負責保護。為加強對出水文物的保護,考古隊在文物庫房安裝了溫濕儀,并由專人定期記錄庫房內環(huán)境變更情況。同時,相干文物部門還對瓷器、鐵器、銅器、木塊等進行取樣,用于進行文物保護的實驗室分析。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研究員孫鍵表現,文物的脫鹽、淡水浸泡等進一步處理是后期的工作,現在重要是采用一些措施,盡量不要讓文物產生變更或延緩它的轉變。
據有關文物專家預測,汕頭“南澳Ⅰ號”裝載的文物至少達到1萬件,其價值不可估計。根據中國交通部廣州打撈局發(fā)布的消息,汕頭“南澳I號”古物發(fā)掘工作預計將在7月中旬結束。完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