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生母親走進病房后看到女兒,悲痛不已。 記者 周舸 攝
小雅琳親生母親昨日趕到醫(yī)院看望孩子,只是她說的這句話,不知能否有機會兌現(xiàn)
坐了48個小時的火車,小雅琳的親生母親李春燕于昨晨7時許從新疆趕到兒童醫(yī)院。她來不及和前夫譚西平說什么,就匆匆趕到女兒的病床前。
5天前,4歲的譚雅琳被繼母用叉棍教訓,至今昏迷不醒。如今她終于盼回了自己親生母親,不知她在昏迷中能否感覺到,母親那雙溫柔的手撫摸她纏滿紗布的小臉�;蛘撸€沉浸在那場噩夢中。
期望兌現(xiàn)的承諾
“等你醒了,媽媽帶你去耍”
在重癥監(jiān)護室里,李春燕一直用手捂嘴,強忍住不哭出聲,淚水卻放肆地流了一臉。她用手撫摸著女兒的臉,整理著女兒的衣服,就那樣靜靜地看著,靜靜地……
“孩子,你要堅強些,等你醒了,媽媽帶你去耍,媽媽要補償你,好好愛你。”這是她對小雅琳說的唯一一句話,卻不知她還有沒有機會兌現(xiàn)自己的承諾。
從病房出來后,李春燕一直頭靠墻坐著,一臉疲憊與悲戚,臉上總是掛著淚水。
“一路上我都在想,女兒看見媽媽回來了,會有多高興,一定很快就會好起來。沒想到……竟是這樣……”話沒說完,李春燕又泣不成聲了。
無法消散的憤怒
“沒想到那個女人會這么狠”
李春燕記得,上一次見到女兒是在去年8月份:“那時,她沒這么瘦。醫(yī)生說她重度貧血,一定是長期營養(yǎng)不良。”
“那個女人怎么會這么狠,怎么會這么狠?雅琳一直叫她媽媽,她對得起這個稱呼嗎?”李春燕反復說著這句話。
3天前,譚西平在電話中告訴她,女兒摔傷了,她一直覺得,她是被后媽打傷的。李春燕說,之前,就有人跟她說,翁小琴對小雅琳不好,她當時就想將女兒接到新疆去,可她一個女人在外地生活不容易,沒時間照顧她。“早知道這樣……我永遠不會原諒我自己,不會原諒她爸爸,更不會原諒那個女人。”李春燕說。
悔不當初的自責
“婚姻的破碎要女兒來埋單”
譚西平說,女兒一歲時,他們就離婚了。當時,雙方根本沒考慮到這會給女兒帶來如此災難。離婚后,李春燕去了新疆,在一家肉聯(lián)廠打工。難得回來看一次女兒。女兒太小,平時打電話也難得說上兩句話。
譚西平說,其實在平時生活中,女兒雖然不敢告訴他后媽對她不好,但也多次向他傳遞了這個信息:“每次我回家,她都非常高興,每次我走的時候,她總是舍不得,要哭的樣子,還反復要我抱她。還有,每次提到要她到翁小琴身邊去,她就不愿意,直往后退。”譚西平陷入深深的自責中:“都怪我,是我忽略了,是我關心她太少了。”
“現(xiàn)在想來,從我們離婚時,雅琳的悲劇就開始了,可離婚是我們大人的事,沒想到要讓孩子來埋單。”李春燕說。
4天過去了,小雅琳始終沒醒過來,仍未脫離危險。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女兒醒過來的機會越來越渺茫。李春燕和譚西平都說,現(xiàn)在最重要的是借錢盡力把女兒治好,其他什么都不愿再想,但如果回到3年前,他們決不會不顧孩子只考慮自己。
小雅琳命運引起社會關注
昨天,本報報道了墊江縣4歲女童譚雅琳慘遭后媽毒打,導致顱內出血腦損傷,至今徘徊在生死邊緣。文章很快被國內各大網(wǎng)站轉載,人們在譴責后媽翁小琴的同時,更多的是對小雅琳的關注。
昨上午,一位姓趙的熱心市民匆匆趕到醫(yī)院看望小雅琳:“太慘了。孩子現(xiàn)在治病缺錢,下午我還會帶些錢來。”
“既然結了婚,就要好好珍惜家庭,不要輕易離婚,非離不可也要將孩子放在第一,傷害最大的是孩子。”“建議立法加重虐待繼子女的罪,因為那些孩子本身就比其他孩子可憐……”
還有不少網(wǎng)友質疑,僅僅一根竹叉棍不可能會造成如此大的傷害。對此,警方表示,翁小琴只說了用的是叉衣棍,要弄清事實還要等法醫(yī)鑒定結果。
再婚家庭還可能存在哪些問題
{1} 婚前財產歸屬 重慶合縱律師事務所律師冷劍麗表示,再婚夫婦因婚前財產分配不當而產生矛盾前來咨詢的情況非常常見,因為再婚夫婦的信任感往往沒有初婚夫婦強,在財產問題上也更加重視。
{2} 與對方親友相處 市社會科學院應用心理學中心主任孫元明說,對方親友如果對再婚對象的前任配偶很有好感,對現(xiàn)任配偶則會產生抵觸情緒。再婚后與對方親友相處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善意友好。首席記者 周立 記者 田曉 實習生 傅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