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娃娃魚”體長125厘米
如此巨大的野生“大鯢”在該縣尚屬首次發(fā)現(xiàn)
紅網長沙訊(通訊員 鄭佳 劉一才 龔昌軍)9月14日,湖南沅陵縣森林公安局民警在該縣借母溪鄉(xiāng)南溪坪村瞿家灣組查獲一條體長125厘米,體重達7.6公斤,頭寬22厘米的巨型母體"大鯢",俗稱“娃娃魚”。如此巨大的野生“大鯢”在該縣尚屬首次發(fā)現(xiàn)。
9月12日,沅陵縣森林公安局接到群眾舉報,在該縣借母溪鄉(xiāng)南溪坪村境內有一村民在非法捕撈魚蝦時無意之中打撈到一條“大魚”,該村民當時就把該條“大魚”偷偷運送回家,后經人確認為“娃娃魚”,于是就聯(lián)系到張家界一買家,準備將“娃娃魚”私自販賣。森林公安民警得知情況后立即出警,經過兩天的周密偵查,在該縣借母溪鄉(xiāng)南溪坪村瞿家灣組符某家中查獲了正在等待販賣的野生“娃娃魚”。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查之中。這條巨型“娃娃魚”的發(fā)現(xiàn)將為研究借母溪生物多樣性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大鯢”俗稱“娃娃魚”,又名人魚、孩兒魚、狗魚、啼魚、臘狗等,它和恐龍同時繁盛于3億5千萬年前的古生代泥盤紀時期,被譽為“游動的活化石”,是世界級瀕危兩棲動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目前,絕大多數(shù)“娃娃魚”均為人工馴養(yǎng)。在野生環(huán)境下,體長能達到1米的“娃娃魚”非常罕見。
如此珍稀、罕見的巨型野生“大鯢”從何而來?又該放歸何處?據該縣森林公安局負責人介紹,“大鯢”發(fā)現(xiàn)后,沅陵縣各相關部門立即著手商討其放生事宜。發(fā)現(xiàn)“娃娃魚”的南溪坪村瞿家灣組地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借母溪。借母溪林區(qū)內層巒疊翠,溝谷縱橫,氣候宜人,景色清幽,千年的古藤老樹、神奇的溝谷流水,恰似一幅幅“原始森林風光圖”,是“娃娃魚”生存棲息的絕佳場所。
目前,該縣森林公安局已采取妥善措施,將這只“娃娃魚”保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