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新上任的湖北省宜城市市長周森鋒因為“最年輕”而被推到輿論的中心。兩年后,一則“擬交流提拔任職”的公示讓希望“低調做事”的周森鋒再次受到關注

在宜城經濟開發(fā)區(qū),很多項目正在開工建設中。記者 甘麗華攝
兩年前,新上任的湖北省宜城市市長周森鋒因為“最年輕”而被推到輿論的中心。兩年后,一則“擬交流提拔任職”的公示讓希望“低調做事”的周森鋒再次受到關注。
任職市長兩年后將再獲提拔
4月5日,《襄陽日報》頭版右下角刊登了一則《干部任前公示公告》。這則由中共湖北省委組織部發(fā)布的公示的核心內容是:“周森鋒,男,漢族,河南禹州人,1980年7月生,碩士研究生學歷,管理學碩士學位,2004年7月參加工作,2000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襄樊市建設委員會副主任、黨委委員,襄樊市城市規(guī)劃管理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宜城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現(xiàn)任宜城市委副書記、市長。擬交流提拔任職。”
公示時間從2011年4月5日至2011年4月14日。
網友“街上的石頭”于4月8日晚在凱迪社區(qū)上發(fā)布題為“最年輕的市長要升了”的帖子,很快便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截至記者發(fā)稿時,該帖子的點擊數(shù)超過了8萬次,有560多條回復。
宜城市政府門戶網站“市長之窗”欄目介紹了周森鋒的履歷:1980年7月出生的他,2004年7月從清華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畢業(yè),進入襄樊市建設委員會工作,任副主任、黨委委員,近3年半后,調任襄樊市城市規(guī)劃管理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10個月后改任中共宜城市委常委,一個月后任宜城市委副書記、副市長、黨組副書記;此后,年近29歲的周森鋒以全票通過擔任宜城市委副書記、宜城市市長。約23個月后,“擬交流提拔任職”周森鋒的公示公布。
《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第七條規(guī)定,提拔擔任黨政領導職務的,應當具備一定資格:“提任縣(處)級以上領導職務,由副職提任正職的,應當在副職崗位工作兩年以上,由下級正職提任上級副職的,應當在下級正職崗位工作三年以上。”
有網友對周森鋒的再次提拔提出了質疑:周森鋒2009年出任市長,按規(guī)定至少應該3年后才能提拔,如今當了兩年市長的他再獲提拔,不合常理。
主政宜城市政績成為關注焦點
兩年前,人們普遍懷疑周森鋒“有背景”。對此,襄樊市委組織部曾出面澄清,稱“周森鋒出生于河南禹州市神后鎮(zhèn)一個農民家庭,父母均是農民,并無任何特殊背景”。
媒體在周森鋒老家的實地探訪也證實其父母均為普通農民。父親是瓷窯里的技術工,靠給一些瓷器廠幫工掙錢養(yǎng)家,現(xiàn)在仍然在窯廠打工掙錢補貼家用,母親體弱多病。為了供兩個兒子讀書,周家并不富裕。平房老宅在周圍鄰居小樓的映襯下,顯得很不起眼,幾乎是全鎮(zhèn)最差的住房。
“官二代”的嫌疑雖被排除,但質疑并未就此消失。在眾多質疑中,周森鋒在宜城市的政績成為關注焦點。天涯網友直接“喊話”: 周森鋒同學為什么不拿出政績來服眾呢?
某通訊論壇網友認為: 提拔重用年輕干部,關鍵不能僅僅看高學歷,而在于是不是做出了不錯的政績,是不是真的得到了老百姓的好評。這位周市長在不到5年的任期內到底做出了哪些政績,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實事?有關部門是不是可以拿出來曬一曬,也讓老百姓點評點評?
4月12日,中國青年報記者來到周森鋒主政的湖北省宜城市。在出租車司機老王的眼中,年輕市長即將再被提拔似乎離自己很遙遠,他表示這幾年宜城的基礎建設還不錯。不少市民則說:“說不上好,說不上壞,來的時間太短了。”
81歲的退休干部張達書認為:年輕市長市級工作經驗不足,積累得太少,則不能體貼民情,不了解家底。他感覺提拔還是“太快了”,應該加強鍛煉。
而在宜城市退休干部何榮華看來:快或慢不是衡量是否應該提拔的標準,而是工作能力。若有全局工作能力,有組織能力,年輕人快一點提拔對培養(yǎng)接班人有利。個人能力和個人事跡比較突出,是可以提拔的。這幾年宜城變化還可以,招商引資氣派大、項目多。
曾研究組織史的宜城市黨史辦原副主任賈元孚表示,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宜城也有29歲的縣長。周森鋒29歲當市長也不算快,關鍵是能不能做事。
公眾的質疑還源于兩年前的抄襲“懸案”。當時,有人舉報周森鋒在清華大學就讀時發(fā)表的兩篇論文為抄襲之作。周森鋒本人沒有對此事作公開回應。清華大學表示要徹查,但后來并無下文。
在此質疑過程中,屢被提起的是不久前發(fā)生在德國國防部長古滕貝格身上的“倒霉事兒”。古滕貝格因論文涉嫌請槍手被迫辭職,德國公眾認為“復制粘貼”事關“道德腐敗”。
近三年宜城在全省經濟排名前進了21位
據宜城市政府門戶網站資料,近年來,宜城始終堅持“一切圍繞經濟干,經濟圍繞工業(yè)干,工業(yè)圍繞項目干,項目圍繞招商干,招商圍繞環(huán)境干”,推動了縣域經濟的加速發(fā)展。2010年,全市地區(qū)生產總值突破百億元大關,地方一般預算收入突破4億元,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企業(yè)達到180家,其中產值過10億元的企業(yè)達到兩家,稅收過千萬的企業(yè)達到6家,初步形成了紡織、化工、食品加工、機械制造等四大產業(yè)格局,在全省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排序中,由2007年的第44位上升到2010年第23位,三年前進了21位。
而據楚都宜城網報道,今年3月底,9個過億元的項目現(xiàn)場簽約落戶宜城,簽約投資總額達40.8億元,項目涉及光電、汽配、服飾、化工等多個領域,全部為工業(yè)項目。項目將分別于今年底和明年投產,預計總產值可過百億元,同時就近吸收2000余名員工就業(yè)。
而“招商引資搞得不錯”也是不少宜城市民對市長的評價。中國青年報記者在宜城經濟開發(fā)區(qū)探訪發(fā)現(xiàn),這里分布著多家食品加工及化工企業(yè),同時有很多項目正在開工建設中。在“湖北廣鑫能源有限公司”項目工地,圍墻已建成,其介紹牌顯示,這個生產太陽能硅片切割液的項目總投資10億元,分三期投入,年產值可達2.3億元。
中國青年報記者通過電話和手機短信聯(lián)系到周森鋒本人。他顯得禮貌而客氣,但對記者提出的問題選擇了沉默。
中國青年報記者撥打了公示上留下的湖北省委組織部干部監(jiān)督處的聯(lián)系電話。一位男性工作人員否認了曾對媒體表示周森鋒是“破格提拔”,表示該處的職能是接受有關干部的舉報和問題反映,并不承擔對外發(fā)布消息或提供干部政策咨詢的職能。
值得注意的是,湖北省委機關報《湖北日報》在4月12日頭版頭條刊登題為《我省啟動實施“年輕干部成長工程”》的報道,并配發(fā)了評論員文章《跨越式發(fā)展呼喚大批優(yōu)秀年輕干部》。
上述報道稱,4月11日,2011湖北省第一期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在省委黨校開班。這是湖北省啟動實施“年輕干部成長工程”的一個重大舉措。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在開班儀式上表示,實施“年輕干部成長工程”,是湖北省委經過慎重考慮、認真研究決定的,目的是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湖北的發(fā)展提供可持續(xù)的干部和人才保證。無論是從保障湖北省科學發(fā)展、跨越式發(fā)展宏偉目標的實現(xiàn),還是優(yōu)化湖北省領導班子結構、增強領導班子生機與活力,建設一支黨性強、業(yè)務精、堪當歷史重任的高素質干部隊伍,都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大選拔年輕干部的工作力度。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