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節(jié)省治療費,郭光軍學會給妻子打針。 徐升 攝

年僅4歲的女兒郭英潔,已經(jīng)學會了給媽媽拿藥喂水。
本報記者 徐升 攝
本報記者 周廣聰 通訊員 宋濤
11年前,剛結(jié)婚一個月,妻子郭樹秀查出腎功能衰竭,郭光軍從醫(yī)生手里接過診斷書,回到病房的他對妻子說:“從今以后,我來照顧你!”11年來,這句樸實的話變成一個承諾,郭光軍對妻子不離不棄,他還收養(yǎng)了一個棄嬰,一家三口雖然貧苦,但也享受著家的幸福。
“從今以后,我來照顧你”
4月12日,記者來到沂南縣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郭家莊村郭光軍的家中,一進房門,一陣濃重的藥味撲鼻而來,在空曠的房間角落里,堆放著一大堆用完的藥瓶。今年43歲的郭光軍看起來要比實際年齡老上十多歲。
讓時間回到11年前,2000年,正在大連種菜的郭光軍回到沂南老家,經(jīng)人介紹,他認識了鄰村的郭樹秀。當年,兩個人完婚,郭樹秀跟隨丈夫來到了大連。
然而,沒想到一個月后的一天,郭樹秀突然感冒發(fā)燒,整個人浮腫起來。郭光軍急忙背起妻子去醫(yī)院,檢查之后,醫(yī)生把郭光軍拉到病房外,說了一句:“腎功能衰竭。”
郭光軍的大腦里“轟”的一下,他拿著診斷書,慢慢地走回病房。“其實在當時,我并不知道這種病有多嚴重。結(jié)婚之前,我就知道她身體不好,但沒想到會這么嚴重,她得了病,我無論如何也要照顧好她。”郭光軍說。
在大連的時候,很多人偷著對他說:“得這種病的人要一輩子受罪,你們現(xiàn)在剛結(jié)婚,還沒啥感情,干脆離婚算了,免得跟著受罪。”每次聽到這話,郭光軍總是不說話。
其實,在郭光軍心里,他已經(jīng)做出了決定:“我們既然已經(jīng)結(jié)婚了,就應該相互照顧。”他對妻子也只有一句話:“從今以后,我來照顧你。”
為讓妻子做媽媽,他收養(yǎng)了一個棄嬰
然而,接下來的生活遠比想象中艱難。郭光軍一年的收入根本不夠醫(yī)療的費用,“有一年,過春節(jié)的時候,甚至連買肉包水餃的錢都沒有。”說到這,郭光軍低頭抹起了眼淚。為了省錢,沒有任何醫(yī)療知識的郭光軍,還學會了給妻子打針。
因為病情惡化成尿毒癥,郭樹秀不能要孩子,這讓她心里一直覺得很難過。“有一年,妻子懷孕了,醫(yī)生警告我們要孩子有危險,無奈之下只能打掉,妻子一直對此很內(nèi)疚。”郭光軍說。
妻子雖然不說,但郭光軍明白妻子的想法,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妻子總是默默地不說話。2008年,為了讓生病的妻子能享受到完整家庭的溫暖,他決定申請收養(yǎng)孩子。在當?shù)赜嘘P(guān)部門的幫助下,郭光軍收養(yǎng)了一個棄嬰。
女兒郭英潔的到來,讓被重病折磨的郭樹秀多了一分牽掛。一家三口在一起,雖然貧苦,卻也溫馨。“以前,家里只有我們兩個人,很冷清。孩子來了之后,整個家里多了笑聲,而跟以前比起來,她的變化也很大。”郭光軍說。
看著媽媽被重病折磨,今年只有4歲的小英潔比同齡的孩子更懂事,爸爸不在家的時候,她主動當起“小主人”,給媽媽喂水喂藥。4月12日,記者在采訪時,小英潔懂事地站在床前,聽見媽媽咳嗽趕忙跑去拿水給媽媽喝。
“11年都過去了,還有什么擔心的”
“他是個好人,是我拖累了他。”病床上的郭樹秀哭著說。聽到這句話,郭光軍又一次忍不住掩面涌出了眼淚。
郭光軍家的情況,鄰居們都看在了眼里,也在力所能及地提供幫助。“這么多年,老郭確實很不容易,一個人為了照顧妻子,花費了所有的精力,平時鄰居們也盡量幫助他們,小英潔在村里上幼兒園,幼兒園免去了相關(guān)費用。”鄰居郭先生告訴記者。
現(xiàn)在,為妻子的病已經(jīng)花去20多萬元,巨額的治療費用并沒有讓郭光軍有任何退縮,甚至沒有任何抱怨,而說起妻子受的委屈,他更多的是愧疚。“我沒能照顧好她。”他說。
4月13日,郭光軍再次帶妻子去醫(yī)院做透析,醫(yī)生告訴他,只有換腎或許能救妻子。“沒事,總會有辦法。11年都走過來了,還有什么好擔心的。”郭光軍平靜地說。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