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鄉(xiāng)鎮(zhèn)的秸稈禁燒工作,難度一點不比計劃生育工作小,而這項工作在任城區(qū)長溝鎮(zhèn)今年卻變得異常輕松,僅一周時間,全鎮(zhèn)6萬畝玉米就收獲完畢,玉米秸稈100%得到還田,全鎮(zhèn)未出現一處秸稈焚燒,不僅如此,鄉(xiāng)鎮(zhèn)干部也不用像以前那樣蹲村地頭趴地邊提心吊膽守候了。今年該鎮(zhèn)的秸稈禁燒工作開展咋如此順利,玉米秸稈還田率咋就這么高?分管農業(yè)的副鎮(zhèn)長王風響告訴筆者,這當然得益于他們使出的幾個 “新招”。
“新招”一:面對面算好對比賬
9月23日,在天寶寺村張小民的家里,鎮(zhèn)農機站長薛培國正與剝著玉米皮的村民張小民啦著秸稈還田的好處及焚燒秸稈的弊端?粗馉N燦的玉米,張小民喜不自禁:“去年我家的4畝玉米秸稈全部還了田,今年估計畝產能達1400斤,畝增收200多斤,加上秸稈還田省的工錢,每畝能增加收入300多元”。薛培國也接著說: “是呀,秸稈還田好處很多,能養(yǎng)地,增加土地有機質含量,還能保水保墑,又能減少大氣污染,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張小民對薛站長說的很是贊同:“你說的一點不假,前幾年,每到秋季焚燒秸稈時,濃煙滾滾,嗆得人睜不開眼、喘不出氣!秸稈就得還田好”。
為把秸稈還田變成群眾的自覺行動,今年長溝鎮(zhèn)實施了鎮(zhèn)村干部進村入戶與村民面對面算對比賬活動。干部們到村民家中與他們促膝談心,講秸稈還田 “利”,焚燒秸稈的 “弊”,入情入理的話語,說到了村民的心坎里,村民都保證秸稈全部粉碎還田。
“新招”二:小手牽大手
9月24日,天寶寺小學五年級一班,老師給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秸稈還田利國利民課。中午放了學,張小花回到家中,一邊吃飯一邊繪聲繪色地給爸爸媽媽講起了秸稈還田的好處。爸爸說 “你講的都明白了,今年咱家的5畝秸稈一定粉碎還田”?吹阶约旱男麄髌鸬叫Ч,張小花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為了把秸稈還田的意義宣傳透,該鎮(zhèn)除了用傳統的廣播、宣傳車、標語、明白紙、過路橫幅等宣傳秸稈還田的好處外,還實施了 “小手牽大手”、宣傳進學校、進企業(yè)、進單位活動,真正達到了家喻戶曉,人人明白。
“新招”三:干部跟 “機”走
在長溝鎮(zhèn)秸稈還田現場,你會看到,每一臺粉碎機后面,都跟著一名干部,不時拿起一把粉碎的秸稈檢查粉碎的質量。王鎮(zhèn)長介紹說,去年個別農機手粉碎質量差,給農民造墑、播種帶來了困難,為解決這一弊端,今年我們采取了干部跟機的措施。農機手粉碎的秸稈,需經農戶、村干部、跟機干部認可簽字后,才能到鎮(zhèn)財政所領錢。錢海村王老漢拿起一把剛剛粉碎的玉米秸高興地說: “今年粉的比去年強多了,造墑、播種保證行”。
同時,針對氣候變暖,小麥播種推遲近半月實際,該鎮(zhèn)抓住這一特點,創(chuàng)新了 “粉”、 “旋”相結合的耕種模式。玉米秸稈粉碎后,馬上用旋耕機 “旋”一遍,讓粉碎的秸稈與土壤充分融合,促使其氧化,便于造墑和播種。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