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茶就是藏錢,這是茶葉收藏界的共識。
理財分析師:年收益率7%有點懸
私人投資陳年普洱茶餅的見多了,但銀行當“拍板人”,將募集到的理財專項資金直接投資普洱,卻是相當新奇的做法。
由于普洱茶的價值鑒別門檻較高,理財分析師認為,普洱茶理財產品很難達到房地產信托產品或藝術品信托產品的發(fā)行規(guī)模,未來收益率的波動性也較大。
投資1年可拿現可拿茶
據悉,工商銀行近日發(fā)行首款專屬的普洱茶銀行理財產品,高調涉足小眾投資領域,并號稱“最高年化收益率預期達7%”。據工行佛山分行負責人介紹,投資者只要認購理財產品后,即成為普洱茶認藏人,投資期限為1 年,該理財產品僅限量發(fā)行500套。投資的對象很明確,分別是大益牌的9公斤10年陳皇茶金瓜(生茶)、9餅500克6年陳臻品青餅(生茶)、9.9兩16年陳皇茶級散茶(熟茶)。工行稱之為“黃金茶組合”。
值得一提的是,1年到期后,投資者除了可拿現金收益外,還可選擇直接拿相應價值的茶作為實物回報,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小眾投資者的愛好。
年收益率7%有點懸?
雖然工行在產品介紹上明確表示“可獲得的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為7%”,但業(yè)內還是對這個預估值持保留態(tài)度。
從2005年開始浸淫普洱買賣的張槎韓先生指出,當越來越多人炒普洱時,其泡沫就必然越大。陳年普洱在2007年處于爆炒的最高峰,但隨后又出現價格暴跌,跌幅一度達到70%。幾乎是“每月一小波,每季一大波”,如此高的價格波動性,除了意味著高收益率之外,也體現了炒普洱的高風險性!韓先生同時質疑,此款理財產品“投資年限為1年”的設置不科學。“若1年后的那個點正好是最低價,是否還要拋出呢?”
對此,工行理財師回應,區(qū)別于市面上爆炒普洱茶的行為,工行之所以選擇在2011年8月的這個節(jié)點推出普洱理財產品,意在幫助散客實現投資的多元化。至于以1年為限期,相當于定期向客戶做年終總結。如果當年的收益率高,客戶完全可以選擇繼續(xù)持有該理財品,等待下一個收益高點。
聲音
贊
藏茶就是藏錢
普洱收藏家周老:藏茶就是藏錢,這是茶葉收藏界公認的游戲規(guī)則。不少人炒普洱發(fā)家,而工行也絕非飲頭啖湯的企業(yè),它只是以更高的姿態(tài)和資產來參與這場游戲而已。所謂“樹大好乘涼”,那些苦于無投資門路、不太懂茶的散客,不妨傍著大鱷的羽翼去試水該投資領域。
彈
規(guī)模難做大
交行資深理財師陳先生:目前普洱茶理財產品的7%預期年化收益率雖然比普通理財產品收益水平高,但是與房地產信托產品和藝術品信托產品相比低3個百分點左右。普洱茶理財產品只是“小眾理財”,很難達到房地產信托產品和藝術品信托產品的發(fā)行規(guī)模。
中立
愛茶懂茶才藏茶
茶葉投資專家蔡先生:投資茶葉不能完全以經濟效益為目的捂茶囤茶,還是要愛茶并懂茶。就像炒樓,也得熟悉樓盤的朝向、未來規(guī)劃、交通配套等才作最終判斷。同理,投資茶品也要對茶品本身的品質、產出地、制作工藝等進行深究,若盲目跟風就等于完全將收益權交給了別人。
知多D
好茶身價超黃金
今年70歲的曾老師收藏茶葉逾30年。他告訴記者,目前茶葉的收藏或者投資主要以普洱為主。普洱茶屬于“茶中異類”,新茶不值錢,茶質好的陳茶才有較高的收藏和投資價值,存放年代愈久售價愈貴。近年來,品質好的普洱茶,每年的升值幅度一般都在10%-15%。
普洱茶茶性溫和,具有多重功效,分為散茶(生茶)和型茶(熟茶,即茶餅、茶磚)兩類。生茶與空氣接觸,自然發(fā)酵,儲存時間越長,茶質越醇;而通過加溫技術制成的熟茶則因發(fā)酵已經定性,儲存時間的長短不會改變茶質。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雖然都是樹葉子,但好的茶樹葉子貴過黃金。近年有一塊年份為1982年、重量為1935克的普洱茶磚,拍賣價達150萬元,即775元/克,這比黃金Au9999的380.45元/克(23日上海黃金交易所價)貴了近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