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兗州市把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作為一件民心工程,積極推進,力爭讓低收入群眾住有所居、住得溫暖、住得舒心。
在諸天寺社區(qū),大家正在辦理上房前的各種手續(xù)。劉俊石一家四口此次分到了一套廉租房,他興高采烈的帶記者去看他的新房子。
劉俊石說:“因為我是殘疾人,政府很照顧我們這些殘疾人,先讓我們殘疾人去搖的號,政府能讓我住上廉租房,我十分地感動和激動。”
兗州市在保障性住房建設過程中,不僅注重住房的質量和宜居,更注重節(jié)能與環(huán)保,所有保障性住房全部按照綠色建筑標準進行建設。無論是經(jīng)濟適用房還是廉租房,都是在整體面積不算很大的情況下,充分考慮到了居住的合理性和實用性,不僅滿足了各類家用電器、生活必需品的擺放和儲存,還大量采用了環(huán)保節(jié)能建材。這些保障房全部實行集中供氣、供熱,全部統(tǒng)一配套了太陽能集熱系統(tǒng),外墻采用保溫材料,門窗為中空玻璃,燈具、潔具也是節(jié)能型的,相比老式普通住宅能耗降低約13%。為方便入住低收入家庭出行、購物、就學,兗州市已建成或正在建設的保障性住房都選擇區(qū)位較好的地段進行建設。
兗州市還免費為廉租房安裝熱力和太陽能熱水系統(tǒng),對經(jīng)濟適用房和安置房安裝分別給予30%和20%的資金補貼。首批448套廉租房、168套經(jīng)適房和9845套安置房,市財政共補貼資金約2652萬元。同時,兗州市每月為城區(qū)71戶住房特困家庭發(fā)放廉租補貼6000元,對350戶低收入家庭實行了租金核減,月核減金額3.0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