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1年人肉搜索第一案“微軟陳自瑤事件”到2010年的“韓峰局長日記事件”,我們發(fā)現,人肉搜索已經從起初的娛樂、問答、搜索等實用功能發(fā)展到了輿論監(jiān)督功能。任何事物都有其正反兩個方面,對于人肉搜索而言,從其誕生之日起,人們就對它褒貶不一,本文主要從其正效應角度出發(fā),探究人肉搜索的輿論監(jiān)督作用機制。
多元化傳播提升人肉搜索吸引力
這里的多元化傳播是指傳播形式的多元化,人肉搜索過程中,網友采取的傳播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既可以采取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的單獨形式,也可以將這些形式組合起來使用。從受眾心理看,一個信息越是真實、形象,就越能吸引人們的注意,傳播效果也越明顯。
在具體的人肉搜索事件中,起初階段都是網友發(fā)布了一些涉及特定事件的信息,由于事件帶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首先就能吸引一部分網友的眼球,再加上信息傳播形式的多元化,比如在“虐貓事件”、“華南虎照事件”、“林嘉祥事件”等人肉搜索著名案例中,網友最初發(fā)布的信息都采用了文字說明加圖片或者視音頻的形式,事件的刺激性再加上事件信息展現的真實性、形象性,產生了雙倍的傳播效果,從而吸引了大批網友參與到人肉搜索當中,而隨著參與人數的不斷增多,關于人肉搜索事件的信息也逐漸變得更豐富、更完整,事件真相一點點被揭示,網民參與人肉搜索的熱情也一步步達到高潮。所以,整個人肉搜索活動,其實就是一個參與人數不斷增多、事件信息不斷揭示的兩者互相推進的過程。
多元化的傳播提升了人肉搜索的吸引力,這也給人肉搜索匯集強大的網民力量打下了基礎。
融合性傳播擴大人肉搜索影響面
人肉搜索是基于網絡的傳播活動,它打破了單一傳播方式的束縛,在人肉搜索的過程中,人際傳播、群體傳播、大眾傳播等傳播方式實現了融合,這就大大擴大了人肉搜索的社會影響面。
針對某一人物或事件的人肉搜索通常是由某個網民發(fā)起的,在它的起初階段也只是被少數人所關注,個別網友之間的發(fā)布信息與回復信息,可以看成是社會生活人際傳播的網絡版,但是網絡具有的開放性特征,很容易使人肉搜索事件傳播擴散開來。
隨著參與人肉搜索的網民逐漸增多,根據意見、目標的不同,就會產生圍繞某一事件但意見不同的群體,這時候人肉搜索就會出現群體傳播夾雜人際傳播的現象。在這個過程中,不管最后是此意見壓倒彼意見,還是彼意見壓倒此意見,人肉搜索事件都具有了一定的影響面,一旦這些事件進入了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tǒng)媒體的視野,以社會上一般大眾為對象的傳播活動也就產生了。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