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6張IC卡對張先生來說是個新鮮事物。12日起,濟南市追溯系統(tǒng)正式啟用IC卡,肉品進入濟南市場前,本地屠宰企業(yè)必須利用屠宰系統(tǒng)、外地屠宰企業(yè)必須在查驗點向IC卡內錄入每批次肉品的詳細信息。據悉,濟南市民每天要吃掉200余噸豬肉,其中有一半來自外地。
張先生的這6張卡分別對應6家不同的超市,配送給每個超市的肉品數量也不相同。查驗點工作人員查看了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后,將IC卡一一放在讀寫器上,根據銷售出庫單給每張卡錄入信息,包括外地企業(yè)名稱、查驗日期、畜禽重量、屠宰企業(yè)名稱、畜禽來源等17項內容。
比如,一張卡的“數據添加”內容顯示,畜禽來源為聊城市東昌府區(qū),畜禽重量為70.6千克。也就是說當天這家企業(yè)向其中一家超市配送了70.6千克的肉品。
錄入完成后,系統(tǒng)自動生成源頭數據采集表格,并形成該批次肉品追溯碼的6張卡,將分別跟隨張先生車內的肉品進入對應的超市。
肉從哪來上網一查便知
在這6家超市內,分別有一個IC卡智能讀寫器正等待著這6張卡。張先生的貨物進入每家超市,都要首先將卡放在讀寫器上,將卡內信息讀到電腦里,用戶名稱、卡號、屠宰企業(yè)名稱、豬源地、供應商等信息馬上全部顯示了出來。之后,這些肉品才能在超市賣場銷售。
超市內稱肉的電子秤與IC卡相關,每位市民在這里任意購買的一塊肉,都會生成一串與IC卡內該批次貨物相關的追溯碼。
濟南華聯(lián)超市廣場店是目前啟用追溯系統(tǒng)的13家超市之一。在該超市生鮮區(qū),記者隨意選擇了某品牌豬肉的帶皮后腿肉,銷售人員在電子秤上打出的價簽上,除了顯示重量、單價、價格、生產日期與保質期等基本信息外,還生成了一串10位數的追溯碼。
在肉品區(qū)對面,放置著一臺肉品質量安全查詢機,工作人員將這串號碼輸入機器內,系統(tǒng)馬上顯示出“追溯信息”,包括肉品的產地、屠宰企業(yè)、進貨來源、檢疫單位、監(jiān)管單位以及零售企業(yè)等信息。
濟南畜禽屠宰稽查大隊相關人員介紹,追溯系統(tǒng)內的企業(yè)肉品都會打出這樣的追溯碼,這個號碼具有唯一性。除了在查詢機上查詢,市民也可以登錄濟南市商務局官方網站,進入肉菜流通追溯體系一欄查詢。記者將同樣一串號輸入網站,網頁上出現了與查詢機上一致的查詢結果。
超市工作人員介紹,原來豬肉入場時,超市主要檢查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現在收貨時簡便、直觀多了。原來發(fā)現問題豬肉的話,需要超市找廠家、動檢部門,很麻煩,而現在消費者憑追溯碼就能找到根源。
追溯形成“閉合回路”
追溯體系始終在一個“智能大腦”的控制下運行。在濟南畜禽屠宰稽查大隊的后臺運作系統(tǒng),有一套生豬產品質量信息追溯管理平臺,所有企業(yè)信息、每批次肉品的情況,甚至每批肉在什么時候賣、賣了幾斤幾兩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如在屠宰管理一欄,當天哪個屠宰戶送給哪家屠宰企業(yè)多少頭活豬進行屠宰,都歷歷在目。
而在“零售管理”一欄,顯示了銷售臺賬組織列表,其中有追溯碼、賣方企業(yè)名稱等欄目,記者在這里看到了此前在華聯(lián)超市購買的某品牌豬肉帶皮后腿肉,追溯碼一欄顯示的正是價簽上顯示的號碼,賣方企業(yè)名稱即為華聯(lián)超市某品牌專柜。
“IC卡能夠制約體系外肉品在市場銷售,在這個系統(tǒng)里,如果不經過IC卡,肉品就沒有源頭信息,這樣電子秤就稱不出來數據,也就打不出追溯碼來!睗闲笄萃涝谆榇箨犛嘘P人士介紹,將來追溯體系鋪開后,市民可以隨時索要追溯碼,如果銷售商提供不出來,就可以投訴。
從進入市場時的信息登記,到賣給消費者以后的信息返回,濟南畜禽屠宰稽查大隊有關人士表示,追溯系統(tǒng)IC卡的使用,使?jié)鲜腥馄焚|量追溯系統(tǒng)運行各環(huán)節(jié)形成了完整的閉合回路。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