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6月初我分管城市建設尤其是重點工程以來,近5個月沒有接到一個攬工程、要活干的電話或條子,我這個副市長的權力都交到哪兒去了?都交到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了,都晾曬到陽光底下了。”
在10月28日舉行的濟南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啟用一周年座談會上,濟南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孫曉剛感慨萬千:“分管城建工作和重點工程不怕出力、出汗,就怕出事、出錯,是公共資源的陽光交易把我從人情中解脫出來,終于可以睡上安穩(wěn)覺了。”
據了解,濟南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自去年10月28日正式啟用以來,進場交易事項已擴大至建設工程、政府采購、產權交易、土地出讓、水利工程和戶外廣告等六大類,并逐步涵蓋擴展到自然資源、公共資產、公共服務等領域。一年來,包括省直部門和省內其他地區(qū)項目在內的進場交易項目已達1436項,交易金額616.88億元。
濟南公共交易中心實行交易受理登記、信息發(fā)布咨詢、時間場所安排、專家中介選取、發(fā)放中標通知、費用收取退付、交易資料保存、電子監(jiān)察監(jiān)控等“八個統(tǒng)一”,形成了從進場登記到開標評標、簽訂合同等一網運行的“十二步交易流程”,并通過99個視頻監(jiān)控點、54個拾音點、34個監(jiān)察點、對交易過程、所有場所實施實時監(jiān)控、監(jiān)察,在打造全國一流的區(qū)域性陽光交易平臺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交易中心運行一年來,僅負責西部新城開發(fā)的濟南市西區(qū)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就進場完成招標65項,中標額110億元,節(jié)約資金達10億元。”孫曉剛贊嘆:“這10億元杜絕了多少‘豆腐渣’工程,保護了多少干部啊。”
而真正讓交易中心“名聲大振”的,還要數省城戶外廣告資源的公開出讓!拔催M場公開交易前,全市每年戶外廣告收益不超過500萬元。而2010年進場交易以來,共完成戶外廣告招標拍賣項目5項,成交額1.25億,為進場前每年收益的25倍。也就是說,進場交易后,僅一座過街天橋的廣告出讓金額,就抵得上過去全市一年的戶外廣告收益!睗瞎操Y源交易中心主任林書宏告訴記者。
“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強化信息公開,把各類交易活動都放在‘陽光’下操作,使更多企業(yè)和市場主體平等參與競爭,實現了政府公信力、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多方共贏!绷謺昱e例說,濟南市廣播電視臺作為采購人進場,采購項目184個,預算金額16154萬元,實際中標14842萬元,節(jié)約1312萬元;鄒平縣政府投資2.8億元的黛溪河園林綠化項目在濟南公共交易中心交易,吸引了全國16個省市50家一級資質的綠化施工隊伍前來競標;省美術館建筑方案設計征集招標,吸引了包括眾多“國”字號設計院在內的29家企業(yè)參加投標,僅國外知名設計企業(yè)就有10家。
“公開透明可能不會解決所有問題,但要解決問題就必須公開透明,公共資源陽光交易就是提升為民服務水平、推進反腐倡廉的重要舉措,也是保護干部、給每個干部家庭帶來平安的重要舉措。”同時與會的濟南市委常委、紀委書記王成波也語重心長,“據我所知,還有幾家單位應該進場而沒有進場,到底有什么利益糾葛在里面?有什么見不得人的交易在里面?難道非要等出了問題再去后悔不成?陽光交易不光能讓市長睡上安穩(wěn)覺,也能讓每個干部、每個干部家庭都睡上安穩(wěn)覺!
據介紹,濟南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正在進一步理順監(jiān)督、管理、執(zhí)行職能,大力推動尚未進場交易的如農業(yè)綜合開發(fā)、科技創(chuàng)新、高新技術產業(yè)等財政性項目進場,實現所有公共資源交易的“一場通”,以從項目代理源頭上開始,有效推動整個公共資源交易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