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大哥,我們這日子沒法過了……”日前,社區(qū)一對70歲的老兩口因為家庭糾紛,吵著要離婚,甚至起訴到了法院,法院讓他們先到居委會接受調解。老兩口找到車傳慶,都說對方的不是,日子過不到一塊。車傳慶和其他人分頭做老兩口工作,又找到男方的親屬做男方工作,反反復復多次,找到了問題的關鍵,解決了矛盾,現(xiàn)在老兩口已經(jīng)和好如初。
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但是在青島市市北區(qū)敦化路街道伊春路社區(qū),偏偏有這樣一位愛管家務事、善斷家長里短的老黨員——車傳慶。部隊轉業(yè)的他,口袋里總是揣著個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記著從各個渠道收集來的信息,哪家夫妻不和,哪座樓上有鄰里糾紛,他都了如指掌。幾年來調解了數(shù)十起社區(qū)矛盾糾紛,大家都親切地稱他“車大哥”,有什么事兒都愿意到他的“車大哥黨員調解工作室”聊聊。
一天下午,社區(qū)一位76歲的老人找到車傳慶,說他的兒子兒媳每天都很晚回家,影響他和老伴休息,還不干家務,不孝順。因為老伴患有心臟病,他幾次讓兒子搬出去住,可兒子就是不搬,老人要告上法院。他兒子也來鬧,說法院判他們脫離父子關系他才搬。車傳慶反復多次調解,老人的兒子兒媳總算答應搬出去了,可后來又被別人挑唆變卦不搬了。“都是一家人,還能有解不開的矛盾?”憑著一股子執(zhí)著勁,車傳慶又開始反復登門做工作,為了避免產(chǎn)生新矛盾,他還多次把其中一方請到社區(qū)談心,有好幾次做工作到夜里十點多。在他耐心細致的調解下,老人的兒子兒媳搬出去了,現(xiàn)在還經(jīng);丶铱赐先,一家人相處和睦。
社區(qū)有一位獨居老太太,和鄰里相處的不太好。車傳慶了解到她的情況后,對她所住單元里的部分居民進行了走訪,耐心地做大家的工作,勸大家要多關心這位老人,不要歧視她。逢年過節(jié)車傳慶還與居委會的同志登門到老人家送慰問品。在他的努力下,鄰里之間實現(xiàn)了相互理解,關系得到了緩和,大家被他的責任心感動,幾位鄰居還義務承擔起了照料獨居老人的任務,F(xiàn)在鄰里關系比較融洽了,老太太見人就夸鄰居好,夸車大哥好。
車傳慶不僅善于調解家庭糾紛和鄰里矛盾,對居民利益更是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一位住在一樓的居民到居委會反映:樓外建筑工地鋪設的磚地高于她家地面,一下雨雨水就會流到她家樓外,滲入家中。她多次找施工方反映無果,孩子一氣之下把施工方正在建設的“羅馬柱”踢倒了一片。車傳慶和居委會其他同志一起找到施工方,做了大量工作,終于達成了和解意見,讓施工方按照他們的要求進行改建。為了鞏固調解成果,車傳慶又根據(jù)實際情況做了幾次回訪,確保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社區(qū)就像我們的家,只有家庭和睦、環(huán)境優(yōu)美才能過得舒心。”車傳慶是打心里熱愛社區(qū),總是盡自己所能為社區(qū)做事,67歲的人了,腿在部隊時還受過傷、留下傷痛,但打掃衛(wèi)生、看護鄰里病人、文體活動,哪樣事兒都少不了他。在車傳慶的影響和感召下,他們黨支部所在樓院被市北區(qū)評為社區(qū)“紅旗樓院黨支部”,他本人也被評為2011年“感動青島十佳人物”。車傳慶把萬元獎金全部捐給了社區(qū),“我們社區(qū)坐落在老城區(qū),有的居民生活還比較困難,獎金應該給最需要的人,我有這份榮譽就足夠了”,車傳慶樸實地說。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