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羊山鎮(zhèn)滿莊村滿常鵬,經過一個多月的創(chuàng)作,完成了自己的“十八大,看變化”泥塑作品,用泥塑記錄了近幾年來廣大農村發(fā)生的巨大變化。
當筆者走進滿常鵬的家中,看到一幅幅泥塑作品,既有反映現代農村新貌的《笑談新居》,又有記錄國家惠民政策的《喜得新農!,還有寄望十八大后幸福生活的《新視野》。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表現了當代農村青年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懷。
“我們有現在的好生活,來自于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得益于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惠民政策,所以我創(chuàng)作了這一系列反應農民生活的作品,我打算將這些泥人在農民群眾中及中小學展出,讓更多的人看到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巨大變化。”滿常鵬喜笑顏開的說。
今年34歲的滿常鵬,自幼喜愛繪畫藝術,20歲開始泥塑創(chuàng)作。他的泥塑作品將傳統(tǒng)民俗與人畫結合,題材取材于民間故事、神話傳說和古典名著等,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為充分展示近十年來廣大農村的可喜變化,滿常鵬在“十八大”召開期間就開始醞釀這組作品的形態(tài),歷時一個多月制作方才完成了這組作品主體工作。如今,他正對“十八大,看變化”泥塑作品做最后的整理,希望能有機會展出,并不斷豐富自己的創(chuàng)作。
“我打算下步再做兩個場景,一是金鄉(xiāng)最具特色的大蒜豐收的場景,另一個就是農村人趕大集的熱鬧場景,更全面地記錄展示近年來我們農村發(fā)展成果。”滿常鵬樂滋滋地對筆者說。(李士海)
莫鑫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