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黃會林先生指出,中華民族幾千年生息繁衍過程中逐步創(chuàng)造、積累并傳承下來的文化復合體可稱為"第三極文化"。作為主導文化的儒家文化在與其他文化派別(道家、墨家、法家等)、少數民族文化及外來文化相互影響、相互融合、共存共生、共同發(fā)展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確立了為人們普遍認同、自覺遵守、代代相傳的核心價值,和基于這些核心價值所生成的民族精神。把中國文化更有力地推向世界,進一步提高中國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影響力,應該提升到國家戰(zhàn)略高度,是政府、業(yè)界和學界肩負的共同使命。
北京外國語大學東西方關系中心田辰山教授認為儒學與中華文化之所以跨文化的能力相對欠缺,從本質上來說是由于缺乏對西方哲學及其語言的深入理解,而簡單的將中文文本納入西方"一多二元"的體系中。而解決之道就在于用儒學的"和"的精神去實現跨文化,通過中西哲學文化的整體性比照進行闡釋。
除此之外,與會學者還就儒家經典文本的解讀、經典文獻的版本研究,儒家的財富觀念、君子人格、"忠信"觀念等進行了深入探討,在許多跨學科領域取得了豐碩的研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