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省城明年重點保障慢行路權
商報濟南消息 昨天是122“全國交通安全日”,記者從山東省暨濟南市122“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活動報告會上了解到,目前濟南市人口640萬,開車的人100多萬,機動車出行比例只占出行總量的20%,但是卻占用了80%的道路資源。實現(xiàn)行車、停車、慢行的空間分離,保障慢行交通,將是濟南明年工作的重點。
據(jù)統(tǒng)計,濟南市目前有120多萬輛汽車,而濟南市人口640萬,也就是說,機動車出行比例只占出行總量的20%,但是卻占用了80%的道路資源。“這里有仗車思維的問題,仗車思維一是在人的買車用車觀念方面,認為有車才是現(xiàn)代生活,過度依仗汽車而不考慮距離遠近,不計較駕車的經(jīng)濟成本、時間成本、生態(tài)成本,有的甚至買菜都得開著車;仗車思維的第二個表現(xiàn)就是城市規(guī)劃、建設方面處處考慮汽車通行便捷,而忽視了慢行交通、公共交通,拓寬道路、修建高架路、立交橋,讓車好走,增加停車泊位,讓車好停,‘以車為本',而不是’以人為本‘.”濟南交警的相關負責人表示,除此之外,仗車思維的第二個表現(xiàn)為開車人存在交通陋習,更多從自身利益出發(fā)而不顧他人,隨意占用副道行駛,隨便停車,不禮讓行人等等。
為了改善這種仗車思維的現(xiàn)象,濟南交警再次呼吁:擯棄交通陋習;慢行交通空間,神圣不可侵犯!在本報對“慢行濟南”的一系列報道之后,本報聯(lián)合交警部門推出了濟南首個“綠色暢行示范區(qū)”,在示范區(qū)內,交警設置了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隔離護欄,在護欄左側施劃停車位,在行車道與停車位之間施劃黃色的“警示標線”,實現(xiàn)了行車、停車、慢行的空間分離,保障了各自的通行權益。濟南市交警支隊政委曹鳳陽介紹,下一步,濟南交警部門除了加大對各種交通陋習以及交通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外,還將推出系列舉措,倡導市民綠色出行。
相關新聞
三成小車禍由隨意變道引發(fā)
濟南交警查處勸導交通陋習
昨天是全國交通安全日,上午濟南交警部門在多個路口對汽車駕駛人的交通陋習進行了勸導和查處。隨便變更車道、開車打電話、加塞、隨便超車、亂停車等是常見的交通陋習。其中,隨便變更車道成為最常見的交通陋習,據(jù)現(xiàn)場執(zhí)法民警介紹,2013年以來,歷城轄區(qū)發(fā)生在路口的適用快速處理的輕微交通事故中有三成是因隨意變更車道而引發(fā)的。 記者 朱彩玲
半小時查獲兩起導向車道內隨意變更車道
昨天上午,在二環(huán)東路路口,一輛黑色轎車由北向南行至山大北路路口向北100多米的位置時,原本在直行車道行駛的車輛突然插入旁邊的左轉車道,被民警攔下。對民警的告知,車主卻是一頭霧水:“我沒有注意到導向指示,我是要往左轉的,但是我進入了直行車道,我就想再轉到左轉車道上,我也不知道這樣是違法的。虛線不是可以變道嗎?”面對侯某的疑問,民警解釋說,雖然是虛線,但是這些車道直行、左轉等功能明確,屬于導向車道,按照規(guī)定不可以隨意變更車道。
幾分鐘之后,又一輛白色小貨車行至該路口時,從直行車道突然竄至旁邊的左轉車道。“按照相關法律規(guī)定,隨意變更車道將被處以罰款100元、記2分的處罰。”面對民警的處罰,趙某表示,自己認罰,以后一定改正。據(jù)洪樓中隊教導員王瑞明介紹,這種不按導向方向車道行駛的現(xiàn)象很常見,平均一小時就得有10多起,這種違法行為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造成交通秩序的混亂,駕駛員要對這種違法現(xiàn)象引起足夠的重視,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