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12月19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報道,58歲的小巷總理陳葉翠,不僅管的寬而且管理理念還很現代化,就在記者采訪時碰上一起火災,陳葉翠該如何處理呢?
記者采訪陳葉翠的第二天,碰到社區(qū)發(fā)生了一起火災,當時58歲的陳葉翠跟著保安就沖上了樓。
還好火苗很快撲滅了。原來,住在三號樓的一位老人中午出去接孫子放學,卻忘了火上坐著鍋;馂碾m然不大,卻把陳葉翠嚇得不輕。緩過神來,她馬上去消防大隊請人來社區(qū)檢查。
陳葉翠所住的小區(qū)是建于1984年的老舊社區(qū),道路不到四米寬,路邊停滿了車,消防車輕易進不來,更要命的是,社區(qū)43棟樓中僅有三棟配備了消防栓,再一檢查,還沒一個能出水。
硬件設施改造不容易,消防部門建議至少要先給每個單元配備滅火器。43棟樓要花五萬塊錢,陳葉翠算來算去,這錢居委會咬咬牙也能拿得出來。記者以為這事兒可以畫句號了?蓻]想到晚上陳葉翠又跑到了山東大學,找到了研究社會管理的老師一探討,這不光是掏錢的事,得立項。陳葉翠還真聽教授的話,回去以后馬上開會征詢意見。
陳葉翠建議社區(qū)居民,每家拿出幾塊錢來,用于購買滅火器。
就這樣,陳葉翠又是跑大學,又是組織開會,又是要挨家挨戶一家?guī)讐K錢地把錢收起來。足足忙活了一星期。在陳葉翠眼里:直接買一批滅火器掛上只是簡單的政府行為,而按照項目制讓公眾從開始到結果評估全過程參與決策,這才是現代的社會管理理念。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