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5月4日訊(棗莊臺 渠玉峰 姜超)單良在嘗試了中式婚禮、西式婚禮之后,年輕人都希望自己能擁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婚禮。這不,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在山東省滕州大宗村,就上演了一場地地道道的漢朝婚禮。10對新人穿上漢服,帶著賓客一起"穿越"回了遠古時代。
上午九時,在大宗村文化廣場,一場漢服婚禮秀正式上演。告上禮、行親禮、拜堂禮等一系列古代婚禮流程,在一群身著漢服的年輕人演繹下徐徐展開,尤其是十對身著大紅漢服的新人一出現,立即引得賓客們陣陣喝彩,在如同天籟之音的漢樂中,二十位新人緩緩步入婚禮的殿堂,相對而跪,席地而坐,澆水盥洗,"共飲合巹(jǐn)酒",最后各自剪下一綹頭發(fā),然后互相纏繞起來,以此行"結發(fā)禮"。
采訪滕州市大宗村黨總支書記宗成樂:“我們村今天這次漢服婚禮,主要是以明代朱熹,朱子家族為模板,整個的婚禮當中主要體現一個孝字。就是讓我們的年輕人回到以前,學習仙人的那種孝道,那種尊老愛幼,把自己的責任盡到家,盡到位。”
在近20分鐘的漢式婚禮中,古時那些耳熟能詳的詞匯諸如: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結發(fā)夫妻、同甘共苦等成語都在婚禮的流程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新人們在婚禮中著漢式服飾在感受其中獨特文化的同時,更是享受了其中的浪漫幸福氣息,同時也為他們留下了更加美好的回憶。
新娘丁微:“今天我們參加的集體漢服婚禮不僅節(jié)約,而且還發(fā)揚了中華孝道。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夫妻二人不僅要互敬互愛,互相幫助,而且還要孝敬父母。”
滕州市大宗村黨總支書記宗成樂:“我們是中華民族的子孫,我們更應該傳承中國古代的文化。把中國古代的文化特別是孝文化,要傳承好,要發(fā)揚好,要學習好,要踐行好。只有大家都盡孝了,這個家庭就和諧了,這個村莊就和諧了。”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