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濟南7月24日訊(山東臺 劉紅娟)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濱州市通過開展黨員干部聯(lián)到戶、惠民政策落到人等“六到”工作,打通聯(lián)系和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報道,68歲的耿芳坤是惠民縣李鎮(zhèn)陳坡牛村村民,由于家里缺少壯勞力,自家院子里的泥巴路一直沒人修,下雨天老兩口很苦惱。前不久,耿大爺向李書記反映了這一情況,李書記來了之后,十五到二十天就給解決了,終于告別了踩了五十多年的泥巴路。
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濱州市共選派1044名農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兩個多月前,李寶玉作為濱州市體育局選派的“第一書記”來到了這個建國后從未修過公路的貧困村。“把工作的重點放到了修路上,截至目前,完成了通村外公路1.4公里的公路鋪設,切實告別了村子祖祖輩輩無公路的歷史。”
除了扶弱解困幫到村,濱州市開展的“六到”工作還包括聯(lián)合接訪下到縣、人才服務送到鄉(xiāng)、黨員干部聯(lián)到戶等。每月的3日,市領導帶隊分赴各縣區(qū),面對面接待上訪群眾,著重解決積案、難案。目前,全市各級黨員干部共聯(lián)系困難家庭10237戶。
中共濱州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谷守彬表示,下一步要把六到工作作為長效機制,堅持下去。通過解決群眾最關切的一件件實事,避免群眾路線流于形式,從而突破聯(lián)系和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