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訊(通訊員 孔進 嚴文達 馮曉春)截至2015年9月30日,除青島外,山東全省已兌付財政補貼資金12.96億元,累計獎補黃標車淘汰車輛15.23萬輛。9月,全省兌付財政補貼資金1.48億元,審核通過的淘汰黃標車1.72萬輛。
黃標車淘汰分為直接提前淘汰和“黃改綠”兩種方式。截至9月底,全省審核通過提前淘汰黃標車13.74萬輛,兌付補貼資金11.16億元。從車型來看,補貼兌付金額前三位的分別是輕型貨車、重型貨車和大型客車。從各市進展情況來看,濟南市、臨沂市、濰坊市的提前淘汰數(shù)量和補貼兌付金額居全省前三位。
從9月單月淘汰情況來看,單月提前淘汰黃標車13931輛,兌付補貼資金11139.19萬元。16個設(shè)區(qū)市中,有13市兌付補貼金額較上月增加,淘汰進度進一步加快。截至9月底,全省累計審核通過“黃改綠”黃標車14878輛,補貼兌付金額17984.44億元。其中,濰坊市審核通過“黃改綠”黃標車3715輛,兌付補貼金額4610.14萬元,改造數(shù)量和兌付補貼金額均居全省第一位。順利“黃改綠”的車輛中,重型貨車的改造數(shù)量為8975輛,補貼金額12602.38萬元,分別占總量的60.32%和70.07%,在所有車型中占比最高。
為鼓勵早淘汰、快淘汰,補貼政策區(qū)分了四個時段,分別按照補貼標準的110%、100%、90%和80%,給予梯度遞減的差別化補貼。其中第一時段為2013年10月1日—12月31日;第二時段為2014年1月1日- 6月30日;第三時段為2014年7月1日- 12月31日;第四時段為2015年全年。同時,根據(jù)淘汰車輛具體情況區(qū)分車型和使用年限補貼。補貼標準最高的重型載貨車、大型載客車為1.8萬元/輛,補貼標準最低的微型載貨車、微型載客車為0.2萬元/輛。
據(jù)了解,黃標車提前淘汰補貼資金由省市財政共同負擔。其中,西部隆起帶省級負擔60%,市縣財政負擔40%;其他地區(qū)省級負擔40%,市縣財政負擔60%。同時,省級資金采取“提前預(yù)撥、定期清算”辦法,截至目前省級已提前預(yù)撥了7億元,用于各地黃標車提前淘汰補貼。為鼓勵各市加快淘汰黃標車,年初,山東省財政兌現(xiàn)了黃標車提前淘汰獎勵資金8000萬元。其中濟南市、煙臺市、濰坊市、威海市受獎力度居全省前四位,分別獎勵資金1170萬元、840萬元、810萬元和810萬元。
山東省財政廳經(jīng)濟建設(shè)處處長姜龍表示,山東將于年底前完成黃標車全部淘汰的工作任務(wù),待2015年工作結(jié)束后,省財政將對各市黃標車提前淘汰補貼兌付情況據(jù)實清算,并會同有關(guān)部門,及時兌付第四時段黃標車提前淘汰獎勵資金。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