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的小女孩,一般都是家里的小公主,而膠南泊里鎮(zhèn)肖家貢村11歲女孩素素卻完整享受不到這些“待遇”,因父母離婚,父親重病,她小小年紀(jì)就撐起了一個家,除了照顧父親、洗衣做飯外,每天稍有空閑,她就去村邊垃圾堆里撿破爛,賣點(diǎn)錢給父親治病。“俺最大的愿望,就是俺爸能好起來,和俺一起去青島的海底世界玩兒。”素素昨天對記者說。
抓緊空閑時間寫作業(yè)
“俺村里有個小女孩,才11歲,天天撿垃圾,賣錢給父親閆培凱治病。”前天晚上,膠南市民劉先生撥打早報記者電話說。昨天,記者趕到閆培凱家,他正躺在炕上,剛打完一個吊瓶,素素麻利地將吊瓶拔下來,然后換上另一瓶?吹接猩诉M(jìn)來,素素顯得有點(diǎn)緊張,在得知記者的來意后,她很快安靜下來,口里喊著“叔叔好”,趕緊找來凳子,倒上茶水。收拾停當(dāng)后,素素就利用空閑時間,趴在炕沿上寫起了暑假作業(yè)。閆培凱用疼愛的眼光看著女兒,邊看邊嘆氣。“我患有腎炎,常年吃藥打針,彎不下腰,干不了重體力活,去年春天妻子和我離婚走了,打那以后,這個家重要就靠她啦。”閆培凱告訴記者。
11歲女孩撐起一個家
“當(dāng)初我和妻子談戀愛時,她父母不批準(zhǔn),最后我和妻子跑到東北打工,沒結(jié)婚就生下了素素。之后我們抱著孩子回膠南老家,補(bǔ)辦了結(jié)婚登記手續(xù)。”45歲的閆培凱說,6年前,他得了腎炎,治病花了不少錢,好在治療后果不錯,可2008年春天,他的病又犯了,妻子和他離了婚,他的病情很快加重,有段時間都起不來炕。
“從我腎炎復(fù)發(fā)開端,素素就撐起了這個家,一直到現(xiàn)在,我也不能干重活,家里洗衣做飯的事都是女兒干的。”閆培凱說,他也盼望女兒有個快活童年,甚至想到了自殺,這樣女兒就可以擺脫了,但每當(dāng)看到他發(fā)愁的時候,素素總會趴在他的肩頭上,摟著他的脖子說,“爸,俺就是你的小棉襖,等俺長大了,要找個好醫(yī)院給你治病。”聽到這些話,閆培凱的心就軟下來了,想逝世的念頭就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