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北京8月22日電(記者李菲、趙超、崔靜)“祖國榮譽高于一切”,是他們嘹亮的青春口號;
“到西部去、到基層去”,是他們對祖國和人民的青春誓言!
……
全國學聯(lián)第二十四次代表大會召開5年來,廣大青年學生高舉理想旗幟,爭做國家棟梁,展現(xiàn)出蓬勃向上、務實進取的精神風貌,以實際行動證明了當代青年學生是值得信賴、堪當重任、大有希望的一代。
5年間,各級學聯(lián)、學生會組織按照黨和國家的要求,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全面落實全國學聯(lián)二十四大確定的工作任務,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績。
旗幟鮮明、生動活潑——以引導同學為目標 做當代青年學生的“領路人”
“歷史的接力棒已經(jīng)傳遞到當代青年學生手中。讓我們以使命和責任引領人生,以創(chuàng)造和奉獻開創(chuàng)未來,在波瀾壯闊的民族復興進程中,續(xù)寫青年學子的璀璨詩篇!”這是全國學聯(lián)主席劉凱同學5年前在全國學聯(lián)二十四大閉幕式上對全國1.3億青年學生、10萬多團體會員發(fā)出的號召。
5年來,各級學聯(lián)、學生會組織抓住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五四運動90周年和慶祝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新中國成立60周年等重要契機,深入開展“我與祖國共奮進”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一次次國情考察、一場場形勢報告、一組組鮮活數(shù)據(jù),讓廣大同學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嘆祖國發(fā)展的巨大成就,抒發(fā)著堅定不移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青春豪情。
贏得青年才能贏得未來,培養(yǎng)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重要課題。2007年以來,團學組織以大學生骨干培養(yǎng)為重點,以大學生骨干培養(yǎng)學校為載體,啟動實施了“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yǎng)工程”。
從2008年在江西井岡山革命老區(qū)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到2009年在東莞見證改革開放30年的偉大成就,再到今年在重慶唱響紅色經(jīng)典,這些活動的開展,讓馬克思主義在大學生骨干的成長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成為他們進行思考、作出判斷的“主心骨”,進而成長為堅定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
沐浴著清晨的陽光,上海5所中學的2000多名學生代表踏過象征著成長旅程的18個大腳印,手捧著一束束鮮花獻給敬愛的師長父母;在成都杜甫草堂,學生代表面對國旗,莊嚴宣誓,許下勇?lián)鷷r代使命的人生承諾……全國各地的中學生們,在 “18歲成人儀式”上,用各種方式表達著自己對祖國的青春誓言。
這樣的儀式貼近學生,這樣的誓言深入人心。針對不同年齡階段青少年的特點,全國學聯(lián)以深化儀式教育為重點,在全國開展“邁入青春門,走好成人路”系列主題教育活動,數(shù)以億計的中學同學在活動中提高了思想道德素質。
組織“我的青春故事”全國優(yōu)秀中職畢業(yè)生報告團巡講,開展向全國舍己救人優(yōu)秀學生干部李春華學習活動、尋訪“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活動、“中國中學生正泰品學獎”評選表彰活動……
5年來,團中央、全國學聯(lián)通過開展各種活動積極營造關心支持大學生自立自強、健康成長的社會氛圍,在廣大青年學生中樹立了一批可敬、可親、可學的典型,以榜樣魅力感染激勵青年。
面對歷史罕見的冰凍、干旱和地震災害,他們毫不退縮地挺起了自己的脊梁;服務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上海世博會等大型賽會,他們用真情和汗水引領了志愿服務的時代新風;在搶救落水兒童的緊要關頭,長江大學“10·24”英雄集體用生命詮釋了人生價值……當代青年學生在學聯(lián)、學生會組織帶領下,為“80后”“90后”贏得了新的光榮與信賴。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