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武漢8月19日電 (張芹 李靜)因患高頸段髓內腫瘤癱瘓數年,湖北省麻城市女子魏霞在手術前簽下遺體捐獻書,若手術失敗,身后愿捐獻遺體、所有器官及皮膚組織。18日,魏霞被推進手術室,武漢啟動了全國首次人體綜合捐獻程序。20多個小時的緊張等待后,魏霞手術成功,但她的義舉感動江城。
今年33歲的魏霞2002年生下女兒后落下后背疼痛的毛病,05年確診為惡性脊髓瘤。丈夫不堪壓力與她離婚,并將女兒帶走。離婚后,照顧魏霞的重擔全部落到了年近七旬的母親的肩上,而家里為了給她治病早已債臺高筑,遲遲無法進行手術治療。
近日,在湖北省麻城愛心救助會的幫助下終于湊到近8萬元手術費。入院第一天,她就做出驚人之舉:在武漢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志愿書上摁下手印,一旦手術失敗生命結束,魏霞的所有器官和皮膚組織,將根據其捐贈志愿,移植給需要的病人。術前魏霞告訴記者:“我希望死后能把我的器官捐給別人,因為我了解生病有多么痛苦,我希望我的器官能幫他們減少痛苦。”
18日上午8時,魏霞在其親人及武漢各界愛心人士的簇擁下被送進手術室,虛弱而堅強的她始終微笑著面對身邊關心她的人。經過3個多小時精心準備,手術于上午11時正式開始。北京天壇醫(yī)院神經外科專家劉慶良及武漢長航總醫(yī)院神經外科專家協力為其手術。手術室外,魏霞的哥哥、姐姐以及來自各地愛心志愿者,靜靜等候著。
武漢長航總醫(yī)院神經外科主任王建一介紹,手術切口長達35公分,病灶覆蓋7節(jié)脊椎及7節(jié)胸椎,為目前該院所做的創(chuàng)口最大的脊椎腫瘤手術。部分腫瘤直接壓迫著魏霞的呼吸系統(tǒng),而其所處的腦部延髓區(qū)域非常重要,該部分腫瘤切除后,致命的呼吸障礙會得到緩解。然而患者長年臥床飽受病痛折磨,體質虛弱、營養(yǎng)不良,無疑加劇了手術的風險。
手術室里傳出的每一點響動都牽動著門外等候人群的心。經過近20多個小時的緊張手術,19日凌晨3時40分,魏霞被推出手術室。醫(yī)生宣布在其骨髓內瘋長了5年32公分長的條狀腫瘤被全部摘除,手術取得圓滿成功,隨后被轉入了ICU重癥監(jiān)護病房。闖過手術關的魏霞將面對未來三天危險期的考驗。(完)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