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心理壓力 一顆平常心輕松迎高考
副校長“支招”緩解心理壓力
呂梁市實驗中學是該市的一所知名學校,設有初中和高中班五千余名學生。專門研究學生心理學的楊學勇副校長表示:高考對于每位學生都很重要,但是有個正確的心態(tài)更重要。此時學生們都給自己定了目標,要對得起父母多年的養(yǎng)育和自己多年的辛苦,在巨大的心理、生理壓力下學生們普遍出現了“高原”反應的現象。主要表現在心情煩躁、收不住心、難集中精神等,學習的時間與學習效果明顯不成正比。
這些都是因為學生心理與生理的壓力太大造成的。所以,面對高考,學生首先要有個目標,用平常心對待考試,保持戶外運動的時間和次數。
如何緩解心理壓力,楊副校長給考生們支出三招:三個回頭、兩個重視兩個調整和一個強化一個梳理。“就是要回頭課本、歷年的考題、進入高三后的練兵題;重視考試信息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調整心理和生理;強化記憶,并且把各科知識分類把握,梳理得當,面對考試時需要什么就拿什么。”楊副校長說,“部分考生會有失眠的情況發(fā)生,這時就需要閉目養(yǎng)神,默念放松,然后從頭到腳開始放松,反復幾次就可入睡。另外,要注意別熬夜,中午盡可能休息一會。考試時的心理把握要做到,見了難題不心慌,見了容易的題別大意,考試別緊張、分厘不放棄。”
放松不是完全放開
“學生高考也和運動員上賽場一樣,賽前不能完全停頓下來,必須有個熱身過程,否則是不會考出好成績的。”5月26日,記者在運城中學采訪時,已有20年教齡的高三年級教學組組長、333班應屆畢業(yè)生班班主任郝俊珍一語直入主題。
郝俊珍說:“現在學生的考前基本狀態(tài)應該是7111模式。具體講也就是70%靠的是平時學習積累實力。這個基本成定局,剩余的30%可分為3項:一是心理,二是身體,三是興奮點。對于這3項,學校和老師有的放矢的采取了措施。在身體方面,一直堅持早上出操,中午睡覺一個半小時,下午6點跑步一公里的作法,保證了學生身體健康;在心理方面,主要是談心減壓。她們這個班52個學生,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老師已經普遍談過一次,有些學生談話高達十多次,基本上解決了思想上存在的問題;在興奮點上,主要是調動學生的考前情緒,學校在5月19日和20日用兩天時間進行了全真模擬考試,從平時的各科分散作業(yè)演變?yōu)樯蠄鰧崙?zhàn),讓學生把心態(tài)調整到最佳狀況。”
以平常心笑對高考
大同一中在1999年就開設心理咨詢室,開通了心理咨詢熱線,配有專職心理老師,即時對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進行研究和指導。5月25日,記者來到大同一中,就考前如何有效放松減壓采訪了心理老師王輝。
通過幾年的工作實踐,她總結出了幾點有效放松的方法:
1.適度緊張有好處。“一想到高考,心跳就加快”、“越臨近考試,越覺得知識生疏”……這是心緒緊張的具體表現,屬于正,F象。面對焦慮不應該著急、害怕,而是去正確對待。比如吃不下飯,你就想可能是因為這頓不餓,下一頓也許就有食欲了;睡不著的時候不要強迫自己去睡,正確剖析自己的知識水平,給自己的考試目標定位,然后想考上理想大學等愉快的事情,心情緩解了自然而然就睡著了,即使一夜沒睡,也不是必然要影響到第二天的考試,適當的緊張能刺激大腦皮層產生興奮,有利于考試的正常發(fā)揮。
2.多做容易題會自信。王老師說,學生臨近高考前幾天,其水平已難再有大的上升,此時建立信心比提高實力重要。高考試卷的難度是30%的容易題,50%的中等題,20%的難題。絕大部分考生30%容易題是都會做出來的。當考生缺乏信心的時候不妨來做做容易題,這樣很容易建立自信,排解緊張情緒,找到考試狀態(tài)。
3.家長“小心”莫過頭?记俺丝忌晕覊毫Γ议L也顯得十分緊張,照顧孩子小心翼翼。父母一反常態(tài),反而讓孩子不適應了。因此,考生父母不要刻意改變原有生活節(jié)奏,維持平常狀態(tài)就好。
4.考前調好生物鐘。早一點把自己的神經興奮點調整得和高考考試學科、時間同步,就可以使考生在進入考場以后盡早進入答題的適度興奮狀態(tài)。具體的方法是盡量將自己的復習時間與考試時間調整一致,比如語文是在上午9:00~11:30考試,那么我們就盡量在這個時間段看語文的資料、做語文習題。
5. 考生放松要適度。聽自己喜歡的輕音樂、看一些娛樂性的電視節(jié)目、到戶外適當地散步等,有利于緩解緊張情緒。而有的學生卻讓自己徹底放松,長時間地睡懶覺、玩游戲或看暴力鏡頭強的、視覺沖擊力大的恐怖片等,這樣不利于考試的發(fā)揮。
緩解壓力 自信應考
高考臨近,每個即將面臨高考的學子,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那就是自己的前程。怎樣去調整這種心態(tài)呢?昨日,曲沃高中吳老師講:“我在當畢業(yè)班班主任近10年了,我認為,學生的這種緊張心理,主要是對自己的‘期望值’過高。”
我們學校大多都是農民家的兒女,他(她)們都抱著從農村走進城市,從小溪奔入大海的目標去面對,能否走出大山就靠這一把了,而這種過高的“期望值”往往給學生們的心理上、精神上造成了巨大的負擔,使很多學生產生了不同程度的焦慮情緒。在高考前夕,這種不良的心理狀態(tài)如果一直持續(xù)下去,勢必會影響學生們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怎樣去緩解學生的焦慮情緒呢?我想了許多的辦法。比如,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考試觀、分數觀,我們的同學過于看重分數,一個不理想的分數會讓他們沮喪、絕望,甚至放棄自己。其實,考試只是一種檢驗學生一段時間內學習情況的手段,通過考試,最主要的是要發(fā)現自己的問題和不足,及時地去改正。所以,同學們對考試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這樣才能從容面對,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同時,在這段時間內我們的家長要做好學生們的思想放松和營養(yǎng)供給工作。再次,同學們一定要有自信,自信是走向成功的階梯。
快樂面對高考
就如何讓高考前的高三年級學生抱著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做到臨考磨槍不快也光。5月26日下午,記者來到長治學院附屬太行中學,采訪了兩位高三年級的班主任。
舒玉芬:190、194、196三個班的語文代課老師,是196希望班的班主任。
“高考臨近,考生在學習、生活等方面,要說不緊張那是一句空話,為了化解這種過度緊張的氣氛,學校、老師、家長是關鍵”。舒玉芬老師說:作為高三年級班主任的我,在考前的這段時間,首先是把自己的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了解每一個考生的思想狀況和應知應會基礎知識掌握的是否扎實;教會考生如何調整自己的生物鐘。其次是在課堂上按民主和集中的理念,針對重點、共同討論、互答疑惑。把微笑留給每一位考生,讓學生感覺到老師與我同在。
韓孝堂,189英才班的班主任。“老師主動對學生的一個手勢、一句搭訕,在考前的這幾天特別重要,它能使學生從心理上感覺到老師在關心、關注自己”。韓老師說,家長是考生的第一監(jiān)護人,但對高考生施加壓力最大的一方往往是家長。他給記者講了這樣一件事,一名本來在班里是前5名的學生,臨近高考時他病倒了。經了解:由于家長文化素質一般,望子成才心切,只知道粗魯訓斥,不知道耐心呵護,結果孩子累垮了,影響近兩個月的學習,回校后成績滑到50名,作為老師我們心疼,但對孩子還得鼓勁。
據了解,長治學院附屬太行中學今年參加高考的考生有1000余名,大部分考生的心理狀態(tài)還是平穩(wěn)的,學校正在組織心理教師,對高三年級17個班的學生,進行考前入班心理講座,爭取使每一個考生,輕松快樂面對高考。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