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婆婆的兒媳為人苛刻。在家里王婆婆時常遭到兒媳的白眼和嘮叨,但王婆婆心地寬厚,從未計較過這些,她反而對兒媳的那么一點點優(yōu)點逢人就夸。久而久之,兒媳從街坊四鄰嘴里知道婆婆一直包容著她的缺點,而在放大著她的優(yōu)點。她很感動,于是她一改苛薄的習性,后來跟婆婆相處得很好。
有句活說得好: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有人說:“幸福并不取決于財富、權利和容貌,而是取決于你和同圍的人相處!彪y道不是這樣嗎?處在一個友愛、和諧的人文環(huán)境中,當你有困難時,會得到人們真誠的幫助。解決了你的困難,你的心靈上有一種釋負的輕松感;當別人有困難你挺身而出時,幫助了別人,你會分享到“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樂。而這一切的樂趣難道不是你同周圍人和睦相處的結果嗎?人與人和睦相處的前提就是善待他人。許多生活的事例和體驗告訴我們:一個人怎樣對待別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怎樣對待自己。
人與人之間常常因為一些無法釋懷的堅持,而造成永遠的傷害。如果我們都能從自己做起,開始寬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一定能收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孟子曾說過:“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生活中也常是這樣,對人多一份理解和寬容,其實就是支持和幫助自己。
藺相如善待廉頗,“引車避匿”,結果廉頗“負荊請罪”,以誠相待;信陵君善待侯嬴,盡管侯嬴態(tài)度傲慢,然其“色愈恭,禮愈至”,從而侯嬴為其出謀劃策,最后“北鄉(xiāng)自剄”,以死相報;張良善待黃公,三拾其履,黃公以《太公兵法》相贈,張良因此用兵如神,聞名天下……
善待他人,好人會有好報。
有一個人在擁擠的車潮中開車緩緩前進,在等紅燈的時候,一個衣衫襤褸的小男孩敲著車窗問他要不要買花。他剛遞出去五塊錢綠燈就亮了,后面的人猛按喇叭催著。他情急之下粗暴地對問他要什么顏色的花的小男孩說:“什么顏色的都可以!你能不能快一點!”那男孩遞上一束花十分禮貌地說:“對不起先生,耽誤了您。但非常感謝您買了我的花!避囬_了一小段,這位司機有些良心不安,他粗暴無禮的態(tài)度卻得到了對方如此有禮的回應。于是他把車停在路旁,回頭走向孩子表示歉意,并且給了他五元錢,要他自己挑一束花,送給喜歡的人。這個孩子笑著道謝接受了。當他回去發(fā)動車子時,車子出現了故障,動不了了。他決定找一輛車來拖動。正在思索時,一輛車迎面駛來,他大為驚訝。司機笑著對他說:“有一個小孩給了我十塊錢,要我?guī)湍悖寫了一張紙條。”他打開紙條,上面寫著:這代表一束花。
善待他人,既是一種做人的藝術,更是一個做人的道理。善待他人,相信能給你的人格增添一份絢麗的色彩。
鄉(xiāng)村醫(yī)生李春燕,長年行醫(yī)在苗鄉(xiāng),助人為樂,救死扶傷,她家的竹樓,成了天下最溫馨的醫(yī)院;打工青年魏青剛,在有人落水遇險之時,奮不顧身,跳入激流,三進三出;困難學生洪戰(zhàn)煇,在家境貧寒,身輕力單的情況下,毅然挑起奉養(yǎng)親人,照顧妹妹的重擔;歌手叢飛,把自己的愛獻給山鄉(xiāng)的孩子……
他們的事跡感動著每一個人,他們的精神為人們敬仰、贊美和崇尚。他們一個個走上了“感動中國”的煇煌舞臺,映亮了自己的人生。在絢麗的燈光照射中,我們不難發(fā)現他們身上也有另一種光彩在熠熠閃爍,那就是“善待他人”。
善待他人,既是對人的一種愛,也是對人的一種寬容。無論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還是一個集體,一個個體,寬容都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前提。有了寬容和謙讓,才有安寧與和平。
一個不懂得善待他人的人,將抱著一顆自私冷漠的心面向社會,他得到的將是孤獨和寂寞;一個懂得善待他人的人,將揣著一顆友愛寬容的心與人相處,他得到的將是溫暖和接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