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已是夜晚時分,想起白天幾個學生向我請教,問我怎樣才能提高語文成績,就現(xiàn)在的教育制度來看,這不是幾句話能說明的事情。因為,你們現(xiàn)在的學習,除了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外,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要應付各種考試,為此,我就你們的學習實踐中應該如何學好語文,提高語文成績來談幾點看法:
首先,要明確語文課堂上的學習任務,F(xiàn)行的語文《教學大綱》要求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語文能力,那么課堂上我們就應該帶著這些任務來上課。要學習這些能力,教材是學習的依據(jù),老師是你們和教材的中介。能力在課堂上的形成,最重要是離不開教材,作為“中介”,老師不僅是一個依據(jù)教材傳授知識的人,更是一個引導、指導學生如何去學習的人。就此看來,在整個學習活動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所以,作為學生在課堂上不能只看老師給我們講了多少,而是應該想一想自己在課堂上完成了多少學習任務。有些學生在課下交流喜歡某個老師,不喜歡某個老師,從不交流在這節(jié)課上完成了多少學習任務。當然,我們不否認老師在課堂上的差別,那是老師的問題,應該由他們自己去檢驗自己的教學行為,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思考與老師進行交流,千萬不可依個人的好惡來聽或是不聽老師的講課。另外,在課堂上,不能把老師當做一個演員去欣賞,去品頭論足,與其說是聽老師講課,不如看老師是怎樣幫助自己怎樣去理解知識,怎樣指導自己去進行語文實踐。我們的語文課本只是個學習語文的范本,通過課本這些例文的學習,你們要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培養(yǎng)一些學習的能力,如閱讀能力,思考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等。我們還要明確自己學習的主要任務,那就是要沖過一次次的考試!這是誰也不能回避的現(xiàn)實問題。要清醒的知道,老師不是字典、詞典,不可能代替你們自己能夠做到一些事情,所以,在完成每個階段的學習任務時,要靠自己的勤奮多查閱工具書,多理解概念,多積累知識,多練筆,才能接近、達到本階段的學習目標。
其次,要掌握學習方法和做題技巧。在獲得了一定的知識后,還要掌握一些必需的學習方法和做題技巧。比如,閱讀記敘文文章的方法,思考問題的方法,表述問題的方法等等,F(xiàn)在的記敘文基本上是廣義的,但無非就是記事、寫人、寫景、抒情,加上必要的議論和抒情,看一篇文章要有這個過程:俯視全文——抓住重點——回歸全文,有了這樣一個看三遍文章的過程,對這篇文章的理解就基本上有數(shù)了。然后,根據(jù)不同的要素、表達方式、修辭等要求再深入理解就可以做題了。對文章的理解最終還要落實到做題上來,閱讀好題是做題的關鍵,首先要看清題的要求,里面有幾問?涉及到哪些概念?答題的層次有幾個?這些問題弄清楚了才可以做題。值得注意的是,學語文一定要理解、牢記一些重要的概念,如果概念搞不清,就不可能做對題,比如,“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修辭方法”的比較、“文章的要素”等等。以上問題都弄懂了,做題才能“游刃有余”。比如,賞析古詩詞的題,考這類的題一般是課本里的內容,或是與課本中相關的內容,并不難,一般是先從語言的外部形式來考慮:修辭、煉句、表達方式的使用,然后,再分析使用上述的效果,最后,總結這些效果對詩人要表達思想或情感的作用。能做到些,這類題就沒問題了。如果對每一類題型都去尋求它的規(guī)律,自然就會形成一個做題的體系,那么,語文考試對你們來說就是很容易的事了。
現(xiàn)在的學生壓力太大,這是5、60年代的人所不能理解的,他們總是拿老眼光、老辦法來強調現(xiàn)在的學生。以前人們常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對你們說:“不必遠慮,解決近憂”,只有解決了眼前一次次的考試,較好地邁過中考、高考,才能順利地達到你的人生大目標。所以,你們現(xiàn)在要熱愛語文學習,因為它不僅能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它也是一切學科的基礎,它“審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離開了語文,一切學科都是蒼白的;離開了語文,人類所表達的情感也是蒼白的。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