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一個人如若降臨在一個省部級的家庭或億萬富翁懷抱中,從受精卵開端,他們就身懷貴骨,一生的事業(yè)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后果。如若生在農(nóng)村,讀完了博士,在首都北京工作,一樣要為高昂的房價而發(fā)愁。信任人們都觀察到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也不能闡明人的一生就是由命運決定。
老一輩的人都愛說,大富貴由命,小富貴由人,仔細想也不是全無道理。從生活素材和觀察到的人事變遷、以及個體的得失,找不到更確實的說明,人們就認為這就是命,是緣分。誠然,成功成名者,大都是經(jīng)長年的積累和拚搏,但也有許許多多的偶然在支撐著,否則,事態(tài)可能朝著另一個方向發(fā)展;偶然的轉(zhuǎn)機,也得到許多成功者的證實和印證;有些成功者事后回想,在完整失去主動權(quán)的時候,萬萬沒想到屢蒙異數(shù),日星高照,才轉(zhuǎn)危為安。
有些道學先生總在說,命運全部控制在自己手里,其實,不全是那樣,包含他本人說這話的時候也不是十分有底氣。在別人的故事里扮演著一個虛榮的或成熟的說客,而在個人的圈子里是怎樣的徘徊遲疑不決?偸情_導別人要如此放棄離開,而自己心中又做到多少堅守和等候。這就是道學先生表現(xiàn)虛偽的一面。
說到命運,我們要辯證的看待,有許多事,無論我們費多大的人力和物力,都不能實現(xiàn),而有些人卻唾手可得。這份冷、暖或積極或困惑,每個在生活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感受。不要盲目地信任命運,它不能成為我們生活的主流。命運,它虛無縹緲,非常抽象,往往只是讓人嘆息,不可觸摸。而且,生命的個體,沒有誰能可預測到命運將給自己什么樣的安排,我們只有盡人力,而知天命的份。
晚清圣哲曾國藩在功成名就的晚年,天下人評價他說:“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官為人為師皆榜樣,充分實踐了封建士大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人生的最高境界,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伤3τ讶苏劦,“不信書,信運氣,公之言,告萬世”。并囑子弟將這句話作為他逝世后墓碑里的內(nèi)容。
曾國藩還說:“人生的貧富窮通,吉兇壽夭,皆由命定,不由人力作主。但這些話不能對后生晚輩講,那樣將會使他們失去上進之心,安于現(xiàn)狀,不思奮發(fā)。天命和人力之間的關(guān)系太復雜了,少年如何吃得透,這必須在經(jīng)歷過數(shù)十年風風雨雨,遭遇過多少次失敗與成功之后,再回過火來作一番細細的咀嚼,才干有切身的領(lǐng)會。父兄教導子弟,上司飭部屬,只能鼓勵其充分施展人力的作用,知難而進,遇險不退,功可強成,名可強立,方可指望其有所培養(yǎng)。”
曾國藩一生信任命運。他還說:“宦海之風波,仕途之通塞,非意計所能預期,亦非人謀所可自主。運氣之說,賢者不屑道,而鄙人則篤信不移。故常勸人委心任運,靜以俟之!
生命的狀態(tài)和命運的密碼,從古至今都有人在探究,始終只能自圓其說。信者信之,棄者毀之?扇藗兌计笸芄剑释玫剿毙枪獾恼丈。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