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緩終于來了。在給晉景公全面診斷后,醫(yī)緩沉重地說:“大王,您的病我已無能為力。您的病灶在肓的上邊,膏的下邊,無法針灸,也無法用藥,已經(jīng)無力回天!”(“膏”,即心尖脂肪處,“肓”,即心臟與膈膜之間)晉景公雖然保持國君風(fēng)采,夸贊醫(yī)緩醫(yī)術(shù)高深,連自己的夢境,都一清二楚。但心坎深處,已是心如逝世灰。這便是成語“病入膏肓”的來歷。
轉(zhuǎn)眼間,到了收新麥的時候。晉景公忽然想吃新麥,便吩咐御廚做好麥粥,并把神巫抓來,指著麥粥說:“你不是說寡人吃不到新麥嗎,你看這是什么?”說完喝令左右將神巫推出斬首。神巫逝世了,晉景公端起麥粥,剛籌備喝,突覺腹內(nèi)脹痛,急急起身如廁。左右干等不回,不覺疑慮:“大王這么長時間都不出來,難道放著香噴噴的麥粥不吃,吃屎去了?”
還真讓他們猜對了。晉景公剛剛蹲下,突覺頭暈?zāi)垦,眼冒金星,一腦袋,就栽進了糞坑,壯烈就義了。
一國之君“糞”不顧身,遨游于糞便之中不思凡塵的,晉景公絕對是獨一無二。
。閷懘宋模艺J(rèn)真瀏覽了《史記》的《晉世家第九》和《趙世家第十三》。但令我驚愕的是,這兩篇對“下宮之難”產(chǎn)生時間的記錄,卻并不雷同!稌x世家第九》為晉景公十三年,《趙世家第十三》為晉景公三年?梢,盡信書則無書。)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