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大部分家長有這樣的思想,我們不能夠說什么或責備什么,換做是我們說不定還沒他們的覺悟高。他們不過是為孩子今后的生活前途而擔心,他們不過是盼望自己的孩子將來長大能有大出息,最好是去“坐轎”而不是去“抬轎”。這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的想法應當是一般老百姓廣泛存在的想法,他們就是想讓自己的兒女們今后不再象現(xiàn)在的他們一樣,終日勞苦做作而一事無成,他們也想改良一下自己下一代人的生活方法,進步一下自己下一代人的生存價值,這有什么錯嗎?我個人在這里認為他們同樣也沒有錯!難道我們可以在這里違心腸唱高調(diào)說:我們將來就是要打算讓自己的兒女們最好是去出苦力干雜活?最好是讓他們吃了上頓缺下頓的或是實在沒措施最好讓他們掂棍去要飯才好?可能嗎?如果真有人說出這樣的話來,恐怕這違心也違得太離譜了吧?家長們的費心不是為了自己,不是想等著兒女將來有本事后好贍養(yǎng)他們伺候他們,他們并沒有請求回報,因為對于一個做父母的人來說,這不是做生意,有投資就請求有回報,他們的請求不是多過份,不過是想讓兒女們自己能生存得更好。做為一個父母,他們對兒女的如此良苦居心不算什么過,不算什么錯吧?
??
由此來看,教導的制度沒有錯,學生的家長也沒有錯,那么就還剩下學校和學生這兩方面了。學校和學生,一個是教導方,一個是被教導方,F(xiàn)在的學校和老師們可以振振有詞地說:他們是教導方,這沒錯,但他們也是被動方,而取決于主動的要害卻是被教導方學生們自己。也就是說學生學得好不好,與學校和老師的教導義務及教導方法教導才能并不大,學生們只要居心學了,那學習自然也就沒問題了。要不為什么年年都有那么多的學生考上了什么什么大學什么什么名牌呢?因為他們都是聽話的愛學習的好學生,那剩下的呢?那他們就沒有措施了,要怪也只能怪他們自己,他們沒有好好地學習以至耽誤了自己的前途,這是咎由自取的事。這猛一聽,好象也很有點道理,是啊,一個學生要是不好好地學,別說是學校和老師,那是誰也沒有措施的事。教導專家孔圣人那么巨大,不也是弟子三千而賢人才七十嗎?一句話,不是學校老師無能,而是學生自己無知。
??
真的是這樣嗎?我看未見得。如此的說法,如此的推辭義務,把自己說得那么干凈那么的委屈,本身就已闡明現(xiàn)在的學校和老師義務心在低下,教導才能在退步,教導方法在頹廢。很多學校的真心并沒有用在真正的教導上,他們只是一味地尋求經(jīng)濟效益,把教導的基本商業(yè)化了,把教導的目標金錢化了,把教導的發(fā)展價值化了。如此的做為,如此的盲目,怎么能搞得好這國民教導呢?現(xiàn)在的老師們有很大一部分更成了問題,他們不再是辛苦的園丁了,他們搖身一變竟成了社會名流;他們不再困守于默默無聞致力于學問的研究了,他們也想殺出校園一試自己在其他方面的身手了;他們不再想當什么清平的正直人物了,他們也想體味一下那不正人的生活是什么的滋味了。如此一來,他們哪里還有時間和精力來搞好自己的本職教導工作?面對現(xiàn)實中的教導失敗,他們不是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不是時刻進步自己、檢查自己、檢查自己,而是把自己敷衍的義務歸罪于學生身上,這簡直就是沒有道德不負義務的推諉。但他們的說明與表白顯得是那么蒼白與無力,難道不感到愧疚于心嗎?我感到他們實在是對不起那想學而學不到真本事的學生們,他們對不起那望眼欲穿、望子成龍而為此付出了個人所有的學生家長們,他們對不起那因高考失敗后不定有多少人多少家庭在流出那么多的傷心欲絕的淚!
??
很多人不是都在茫然嗎?很多人不是都在憤懣嗎?很多人不是都在問嗎?中國的教導如今是怎么了?我感到中國教導問題的要害之關鍵正是出在他們這些學校身上,正是出在一些不配為人師表、誤人子弟的所謂的不稱職的老師們身上。高考的風暴是過去了,但給我們留下了那么多的疑問和思考,給我們留下了那么多的傷痛和眼淚,也給我們留下了那么多的痕跡和期盼。我想試問試問,我們可不可以勇敢地站出來對他們大聲疾呼一下,可不可以對沉迷中的他們猛砸一磚,看看能不能把他們砸醒過來,可不可以對那些不稱職的老師們來個不定時不定期地專門設一考場,讓他們作鬼作弊都做不成,用那大浪淘沙的措施,使他們也能領受一次“風暴”的洗禮呢?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