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成都7月28日電(記者劉忠俊)記者27日晚間,從四川青神縣公安局獲悉,該縣警方通過艱難努力成功破獲一盜墓團伙案,抓獲犯法嫌疑人3名,緝獲、追回明代文物102件以及盜墓作案工具。
據(jù)懂得,四川青神縣與樂山交界,位于岷江流域,考古人員曾多次在當?shù)匕l(fā)明古墓,并有大批的漢代崖墓!霸谶@里,隨便揀起一塊磚頭,就有可能揀起一段千年的歷史!鼻嗌窨h公安局西龍派出所副所長李志祥說。不到5個月的時間,這個盜墓團伙就用鋼釬和鏟子掘開了13座明代古墓。
2010年3月,“飛娃”和“紅娃”發(fā)明4座相連的明代古墓群,兩人不顧是白天,僅用三個小時就從古墓里掏出青花碗、陶罐、漏碗等文物。盜墓所用“家當”是一粗一細兩根鋼釬、兩把鏟子,幾把螺絲刀、老虎鉗等。兩人的伎倆看似簡略:找到古墓,先用粗鋼釬往下鉆,碰到磚后,再改用細鋼釬取土斷定古墓的長度和寬度、分辨朝代、“生坑”還是“熟坑”(已經(jīng)被盜過的墓),再用鏟子挖出一個直徑為70厘米左右的盜洞,用螺絲刀警惕翼翼地清除掉陪葬物周圍的泥土,拿走陪葬物。
李志祥介紹說:“盜墓者往往選擇夜里盜墓,而他們基礎上都在白天盜墓,即便有群眾圍觀,他們也不會停下手里的活,要么稱抓蛇,要么稱挖寶!痹谇嗌裎鼾堟(zhèn),幾乎沒人知道“飛娃”的真名,但“飛娃”在盜墓行業(yè)里卻有很高的著名度。凡外地來西龍鎮(zhèn)進行古玩交易的基礎上都要找“飛娃”,他在盜墓團伙中重要負責看風水等以斷定有無古墓。
“一座明墓被盜墓者打開后,出土的文物可能價值幾萬元,但一個完整的明墓內的墓志銘、陪葬物、壁畫等所反應出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以及社會生活民俗等方面的信息,不是金錢所能買到的!泵忌绞械谌挝奈锲詹檗k公室副主任張志剛看來,“墓室被損壞后,歷史信息永遠無法復制。他們毀的不是文物,而是歷史。”
“國內呈現(xiàn)一股全民淘寶、全民收藏熱潮,一些媒體還大張旗鼓地推出‘鑒寶’等節(jié)目!b寶’給觀眾一個誤導,這個東西太值錢了,怎樣才干得到?除了買,只有盜墓!”這是李志祥、張志剛等人的共鳴!耙龊梦奈锉Wo,還需要全社會做大批的工作!睆堉緞傞L嘆一聲,眉目之間,滿是無奈。
目前,三名盜墓賊已被警方依法刑拘,案件正在進一步審查之中。(完)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