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菘茖W家當官未必都是壞事,但如果人人想當,誰去做具體的研究
某副所長:科研人員熱衷當官的現象的確存在,也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對于科學家當校長、所長甚至政府部長,我感到應當差別看待,理性看待。如果有些優(yōu)良科學家,有很好的管理才干,是可以的,不應當一概反對。但有些學術帶頭人能做好科研,未必能做好管理。而且科學家都去做管理,也不利于科學發(fā)展。比如像陳景潤這樣的科學家,搞研究是頂尖人才,但教課也未必能教好,做領導恐怕不必定合適。所以對人才要差別看待,只有那些有管理才干的科學家,而且他本人也有意愿,才干讓他做行政領導工作。管理也要出效益,一個重要的行政崗位,全力以赴都未必能做好,何況有本職研究工作的科學家,F在,有些科研院所的管理者不是很稱職,屬于三流的管理程度,工作沒有個長遠計劃,經?颗R時拍腦袋,這也是一個突出問題。
某院長:對科學家當官的現象,我認為也不能一棒子打逝世,要分兩面看。一方面,科學家中擅于管理、有大格式的人,當官未必是件壞事。畢竟當領導能夠參加各種會議,有助于控制各種資源和信息。中國也需要戰(zhàn)略科學家,他不必定做具體的研究,但是要有大視野,能夠宏觀布局,比如讓人才梯隊成長起來。這樣的科學家,就合適做科技管理工作,合適當校長和所長。但是這樣的科學家畢竟是很少的,更多的科學家是做具體研究的,如果人人想當領導,都想搞戰(zhàn)略,那誰去做具體的事情,誰去做研究?
現在人人爭著去當官的風氣很不好。比如學校公開招聘處長,以前教授們很少愿意去,現在反過來了,很多人報名,爭著當。因為處長手里有點權利,控制一些資源。學校的處長尚且如此,國家各部委的處長就更不得了,他們控制著大批的資源。
科學應當不受行政化的影響,現在行政化過強的風氣,我擔心對年輕人的成長不好?傉f中國沒有出現科學大師,現在的年輕人在這樣的氣氛熏陶下成長,怎能出現出獨立的科學大師!現在,甚至連院士,也不僅是頭銜,也有了強烈的行政色彩,評上院士就享有了副部級待遇,而在國外,院士僅僅是一種聲譽,頂多嘉獎個車位什么的。 熱衷當官的科學家只能說是個小科學家,科學界也有不熱衷當官的例外,比如袁隆平,他保持一線研究幾十年,成為了讓全世界認可的大科學家。
、薏晦D變過度行政化,很難降生界級的科學大師
某中心主任:現在科技界有個說法,叫做項目越來越多,成果越來越少;論文越來越多,創(chuàng)新越來越少;教授越來越多,大師越來越少。這確實讓人深深憂慮,科技體制過度行政化是最重要的問題之一。我當過校長,是非常耗費精力的,中國的校長和國外的不一樣,國外高校管理有固定的班子,校長是虛職,而國內校長是實職,事無巨細都得管,是非常牽扯精力的。我當時想持續(xù)搞科研,就得把所有業(yè)余時間都拿出來,即使這樣想出好成果也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這也是我現在不當校長的原因之一。
某常務副主任:在歐美,做學術是興趣使然?萍俭w制過度行政化的狀態(tài)不改良,要降生界級的科學大師是很難的。縱觀世界近代的歷史,每一個高速發(fā)展的大國,都在多個范疇呈現過影響世界的大師。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發(fā)展很快,現在在經濟上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讓我們汗顏的是,別說在多個范疇,就是在我們的優(yōu)勢范疇,也沒能出幾個世界級的大師。如果這個方面不能取得突破,就不能說中國事世界強國。
某副所長:以我自身的經歷看,做行政領導還是要付出很多的,我只是主管業(yè)務的副所長,就要花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時間處理行政事務。當官時間長了,科研要想出真正含金量的成果,就會越來越難。我盼望,國家應采用措施轉變科學家熱衷于“當官”的現狀,切實保證中青年出色學者能夠回到實驗室和科研一線,而不必擔心其利益受損。只有這樣,才干保證中國科技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才干保證實現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重任。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