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撸撸哳}記
古人云:“同門(師)曰朋,同志曰友!卑船F(xiàn)代人的說法,則指彼此友愛的人。在古今的著作中,關(guān)于朋友的稱謂很多。
微時之交:一指貧賤之交!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臣認為微時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二指顯貴者與沒有官職的人相來往!稏|周列國志》中有:“寡人聞君高義,愿與君為微時之交!
金蘭之契:指情義相投的朋友,后也指結(jié)拜兄弟。宋張孝祥《下定書》:“門館游從,早托金蘭之契;衣冠歆艷,共稱冰玉之賢!
金石之交:喻指誠懇誠意,堅貞不渝的友誼。《漢書·淮陰侯傳》:“今足下雖自認為與漢王為金石交。”
莫逆之交:指彼此心意相通,情投意合,至好無嫌的朋友!吨軙堒墏鳌罚骸败壟c樂安孫樹仁為莫逆之友,每易衣而出。”
八拜之交:舊稱異姓結(jié)拜的兄弟姐妹。元馬致遠《陳傳高臥》四折:“便是某幼年間與今圣上為八拜之交,患難雷同!
除此之外,還有君子之交,生逝世之交,忘年之交,患難之交,貧賤之交,一面之交等。由此可見,我們的先人對朋友的定義都有很大的講究啊!朋友在古人心中占領(lǐng)宏大的地位,在今天朋友對于一個人來說,依然不可少,依然重要。沒有人愛好寂寞的,沒有人愛好孤單的。
在我們的博大高深的儒家文化中十分重視友誼的作用。其中《論語》》就有精辟的論述,“同門曰朋,同門曰友”,“有朋自遠方來,不曰樂乎”。朋友的真理到底是什么呢?信任許多人都沒有弄得明白。在當今物欲橫流的社會,純摯的友誼顯得倍加可貴,因為她稀疏嘛!我們總是習慣沒有懂得對方,就急不及待地交上朋友。這樣的朋友來得快,去得也快。何以見得?何以成為朋友?確定有雙方的共同需求,這種需求可以是情感上的,可以是自己發(fā)展前途上的,甚至可以是物質(zhì)上的。要不然,你干嗎不隨便在街上交一個朋友呢?道理就是這樣的。韓愈就曾經(jīng)說過,君子之交以道義為基礎,小人之交以金錢為基礎。君子相處,坦蕩蕩。小人相處,常戚戚。君子尋求的是道德的、身心的修養(yǎng);而小人尋求的是自身的,自私的利益。所以君子的友誼天長地久,小人的友誼一碰即潰。
那么多樣的友誼,今古同心,我也是最觀賞是金蘭之契。金蘭之契指的是兩人志趣雷同,情投意合,相互懂得對方,說白的就是知音。在茫茫塵世中,能夠遇到一個知音人,真實人生的一大快事。鐘期相遇,奏流水之曲;楊意相見,作凌云之文。然而,深山易找千年樹,世上難逢知音人。自古以來,有多少能夠找到自己的知音人?伯牙是榮幸的,因為他找到鐘子期這個知音,管仲是得意的,因為他遇到鮑叔牙這個伯樂。但更多的失意的,更多的是落寞的。屈原是失意的,因為他沒有遇上他的知音,他的知音是在他沉入汩羅江后一百余年的西漢政治家賈誼。他們倆無疑是出色的政治家,無奈天意弄人,生在亂世,胸有滿腹經(jīng)綸,卻是好漢無用武之地。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牢騷?文人天生就是直爽,不懂得社會的生存潛規(guī)矩。在錯綜復雜的政治奮斗中,最后下場注定是悲劇的。
回想我的求學過程,也是我的成長過程。二十年來,自己很榮幸交了十余位朋友,他們絕大部分是從同學中轉(zhuǎn)變來的,他們中的人,或品學兼優(yōu)、或品德出眾、或善解人意、或樂于助人、或抱負遠大、或志存高遠、或風趣至極……慶幸之余,又感到點點遺憾。他們雖是我的好朋友,甚至是我的鐵兄弟?墒,沒有一個真正讀懂我的人。換句話說,我們是古人說的微時之交、金石之交。但不是金蘭之契,知音世所稀,可遇不可求,我又何必去強求呢?我常常感到自己不快活,甚至很愁悶。許多時候我都不知道自己為何會是這樣,一兩天都不想說幾句話。這令身邊的人很吃驚,連問我所為何事煩惱。我苦笑不已,笑答、戲言。沉默是我的最大的特點,清寂是我的最大優(yōu)點。他們一聽,沉默無語,不可思議。偶爾,心情舒服,談笑不已,又引他們困惑。又問,所樂何事?無他,高興就笑談呀!一人或許懂得幾分,你真是性格中人呀!一語道破,甚是中肯。我不由佩服幾分。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