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商業(yè)保險的人越來越多,是否只要買過保險就可以一輩子“一勞永逸”?答案是否定的。其實,就好像人的身體需要經(jīng)常體檢保證健康一樣,我們也需要時常對保單進行體檢來確保其效用。
來自國內(nèi)最大壽險代理公司華康保險代理的資深業(yè)務經(jīng)理梁偉芬給出建議,提醒消費者在年末應系統(tǒng)規(guī)劃和檢查保險清單。總體而言,年末給保單“體檢”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確認自己的聯(lián)系方式是否改變,比如通信地址和聯(lián)系電話。如果聯(lián)系方式改變了,記得通知此份保險的營銷員或者保險公司變更。現(xiàn)在保險公司都很人性化,只需本人撥打熱線電話就可變更。
第二,明確保單的繳費方式,是否需要續(xù)保。多數(shù)保險公司的保單都有60天的寬限期,如果在此寬限期內(nèi)沒交保費又發(fā)生合同約定的保險責任,保險公司都必須履行保險賠付責任。
第三,確認保單是否有年金到期和紅利領取。建議查詢保單,是勾選了現(xiàn)金領取還是累計生息,又或者抵繳保費?建議消費者選擇累計生息,因為累計生息才能獲得保單最大的利益,并且這是隨時可以變更的方式,可供消費者靈活選擇。
第四,檢查自己的保障與目前的需求是否匹配,這是保單年檢最重要的部分。首先將所擁有的保單進行分門別類,先把所有保單功能進行歸類,比如,有些保單偏重風險保障,另外一些是教育金的保障。分門別類后,消費者可根據(jù)目前的生活工作需求來確認保單水平是否和現(xiàn)時的生活需求相匹配。
那么,投保人如何了解目前的需求呢?日常生活中根據(jù)不同種類的情況,有幾方面可以衡量此需求。比如,作為年輕人,工作是否有變遷?收入是否有變化?如果收入增加,保險也可以考慮增加,相反,收入減少了,消費者可以根據(jù)現(xiàn)狀減低保額,從而減少所繳保費;是否結婚、生子或者貸款購房?如有,那證明保障需求有所增加,建議保險保額匹配增加。
除了對消費者年末保險檢查的幾點提醒,梁偉芬還建議每個家庭檢查一下家里成員的醫(yī)療保障與目前的醫(yī)療水平是否一致,可以通過檢查目前的住院費用和大病保障是否齊全來衡量。剛升級為父母的投保人,也可以在年末考慮規(guī)劃孩子教育金。步入壯年的投保人,則需要在年末重新檢查現(xiàn)有保險并開始規(guī)劃養(yǎng)老金。
案例分析
案例一:小小疏忽造成保單失效
蘇女士在2005年投保了一份還本型防癌保險附加住院醫(yī)療保險,年繳保費4000多元,繳費20年。2009年,因為搬家,蘇女士不慎遺失了保單,同時因為沒有到保險公司辦理地址變更手續(xù),她沒有收到保險公司的繳費通知單,所以對于繳費之事也就忘記了。
今年1月,蘇女士因為意外車禍骨折住院,2周后她出院了,此次住院共花費她自付醫(yī)療費用近1萬元。當時,她忽然想起自己的那份保險?墒牵斔ケkU公司辦理理賠手續(xù)的時候,卻被告知她的保單已失效,不能申請理賠。蘇女士這才想起自己沒有按時繳付保險費,后悔不已。
為了亡羊補牢,蘇女士馬上向保險公司申請了復效,并進行了一次體檢。體檢后1周,蘇女士收到了保險公司的通知。因為被查出脂肪肝和高血壓,在以后的15年里,蘇女士的保單每年要增加保險費800多元,另外,附加在防癌保險后的住院醫(yī)療保險也被拒絕復效,如果重新購買的話,除了需要重新計算疾病等待期外,極有可能還要被做疾病理賠除外。
臨近年末 給你的保單做個“體檢”
2010年12月17日02:24上海證券報黃蕾我要評論(0)
字號:T|T
●點評:
蘇女士這次真的是損失慘重,一次小小的疏忽,讓保單失效,最終使自己無法獲得理賠,防癌險加費,住院醫(yī)療險的疾病保障項目缺失。如果蘇女士能夠定期檢查自己的保單,按時繳費,那這次重大的損失也就不會發(fā)生了。
●小貼士:
保單一旦失效,將帶來不同的“后遺癥”,嚴重的將導致保險合同終止?蛻粼谏暾垙托У倪^程中,將受到一定的限制,如要補交保費滯納金,重新進行健康聲明,如果身體狀況達不到規(guī)定,則會遭遇繳費、觀察期或拒保等情況。
案例二:沒有一份保險是“萬能險”
章先生是一家公司的財務總監(jiān),作為員工福利,公司為每一個人都購買了一份保險。因為是公司的福利,所以,章先生并沒有對這份保險做仔細研究,只知道基本保額有50萬,至于保險品種,保障內(nèi)容等一概不知。在那之后,也有保險營銷員向他推薦保險,但是章先生覺得自己現(xiàn)有的50萬保障已經(jīng)足夠了,因此全部婉言拒絕。
今年3月,章先生在飯后散步時忽覺腹痛難忍,去醫(yī)院檢查后確診是急性闌尾炎。章先生出院后忽然想起自己的那份保險,于是馬上聯(lián)系了保險營銷員上門辦理理賠手續(xù),營銷員卻告訴他這次的闌尾炎住院不能申請理賠。這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章先生公司為他購買的是一份分紅型的兩全保險,雖然保障金額高達50萬元,但這份保單中并沒有涵蓋住院醫(yī)療保險等方面的保障,因此,保險公司無法為章先生的醫(yī)療費用買單。
●點評:
目前市場上沒有一份保單會提供所有風險的全方位保障,沒有一份保單會是“萬能”的。章先生在投保后沒有認真研讀保險責任和保障利益,錯誤地把高額保障與周全保障混淆了起來。
●小貼士:
一般來說,購買保險會遵從先保障后投資的順序,而保障功能是保險提供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有保險理財師建議以下幾類保障型產(chǎn)品為必選:意外險和醫(yī)療保險、重大疾病保險和生死兩全險。在完善保障的基礎上,可以繼續(xù)考慮選擇養(yǎng)老險、投連險和萬能險等產(chǎn)品。
看過以上案例,相信大家一定會感覺:原來買了保險以后還有那么多講究,如果不注意的話,還真的容易發(fā)生狀況。是的,從投保一份保單開始,我們就需要時時關注這份保單的狀況,時時關注自己的狀況,根據(jù)自身及家庭的情況,及時對保單進行調(diào)整,這樣才能確保在自己真正需要保障的時候獲得足夠的保障,轉危為安。事實上,一些保險公司也會為客戶提供這種保單體檢的服務。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