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diào)查推遲原因,目前剛開始立檔,年底前有望誕生濟南市首張C5駕照。

殘疾人專用車和普通車的不同就在于安裝了一個助力裝置(圓圈處),可以用手控制所有的操作。(王倩 攝)
10月20日,省城21位報名參加駕照考試的殘疾人,終于等到了駕校通知立檔的電話 。殘疾人考駕照不再是一紙空文,年底前有望誕生濟南市第一張C5駕照。
今年4月初,公安部頒布新修訂的《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guī)定 》允許殘疾人申領駕照。濟南市殘疾人機動車駕駛培訓工作盡管8月17日就已經(jīng)在山東省交通學院機動車駕駛培訓中心全面啟動,可直到兩個月之后駕照培訓才正式開始立檔 。是什么原因讓迫切想學車的殘疾人等了這么久?殘疾人朋友為什么如此迫切地想學車,這背后有什么故事?拿到駕照對他們來說能否成為一種謀生的方式?記者對此展開了深入調(diào)查。
□見習記者 王倩
學車背后的故事
劉鵬
有了駕照想帶社區(qū)其他殘疾人出去兜風
劉鵬,五里溝勞動保障中心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10月20日下午2點半,他被通知再次來到山東省交通學院機動車駕駛培訓中心,正式建立自己的駕駛培訓記錄檔案。
先天性的腳部殘疾,讓劉鵬讀高中時就認為自己能駕車只是個“夢”,“從18歲我就一直做這個夢,也去問過能不能考,當聽到堅決的回答說‘不能’以后,我以為這輩子都不能考駕照了。”劉鵬告訴記者。今年4月初,公安部頒布新修訂的《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guī)定》允許殘疾人申領駕照,劉鵬的心里就開始積聚希望,一直到8月17日,省城殘疾人駕駛培訓工作全面啟動,劉鵬說他感覺已經(jīng)萌芽的希望在一點一點生長。
“等考出駕照來,我就能帶著社區(qū)里其他殘疾人出去兜風了!”劉鵬說他不斷地想象著這個場景,“很多腿腳不方便的殘疾人,每天能活動的地方就那一點小圈子,誰都想出去玩玩,可真的是出不去啊。”考駕照,做義工,成了劉鵬最大的心愿。劉鵬耐心地在家里等待,只要一有類似駕校的來電號碼他就特別激動,以為是通知自己去培訓了,這種狀態(tài)一直持續(xù)到今年9月下旬。培訓事宜遲遲沒有動靜,劉鵬說有段時間他真有些不耐煩了,“本來駕校說的是9月底考理論,10月份上車培訓,可都到了9月二十幾號了也不見動靜。”一直到10月20日上午,清脆的電話鈴聲響起,劉鵬終于等來了駕校的通知電話,“雖然等到20日下午才填檔案,但我跟一起去的學員們依然覺得特別興奮。”
在劉鵬他們看來,即便經(jīng)過了兩個月的等待,但在殘疾人可以考駕照的事實面前,這也是充滿著希望的等待。
張偉
為了生計,30歲的他花三個月背駕考理論
托妹妹張研紅在10月21日上午到駕校替自己報名的張偉,同樣迫切地希望馬上考出駕照來,他的理由和劉鵬不同但一樣讓人感嘆,“都30歲了還得靠娘照顧著,突然知道能學開車了,以后說不定能靠這個掙口飯吃,你說我能不高興嗎?”
張偉是先天性下肢殘疾,“腿都健全就是使不上勁,可頭腦很好,上完小學就輟學了也是因為在學校里上下樓不方便。”張研紅說哥哥很小的時候就會開小三輪,自己去集市擺攤,賣咸菜,賣花生,啥都賣過。“也應聘過工作,可干不了多長時間,最后人家都不要了。”張偉說他真的想學出車來,要么就開個出租,要么就跑個運輸干個買賣,“不再讓俺娘操心,自己能掙口飯吃。”打從6月份張偉知道殘疾人能學駕照后他就跟妹妹要了本理論書,“每天都背,有時候開著小三輪出去的時候也背,就想趕緊都背完馬上考試。”三個多月后,他跟妹妹說自己終于背下這本書有把握去考試了。
21日中午,剛從駕校出來的張研紅便給哥哥打了電話,告訴他想要培訓還得排隊,“今年只能考理論,想上車學至少得等到明年。”聽完電話后張偉有點沮喪,不過很快他就調(diào)整過來了,他說:“反正早晚得讓考,半年同一輩子比起來畢竟還是很短的,我會耐心去等待。”
交院駕校報考處再次明確了劉鵬和張偉的希望,一名高姓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一共有29名殘疾人報考了駕駛培訓,20日已經(jīng)通知了21人填檔案。這21個人會分成3到4批培訓,年底會有7到8個人考出第一批C5駕照。”
培訓推遲的原因
◎說法一
成本說?
交通局說,駕�?紤]成本成了重要原因
山東交通學院機動車駕駛培訓中心是目前濟南市唯一一家承擔殘疾人駕駛培訓的學校。早在10月15日記者就“為何駕校遲遲不開課”這一問題采訪交通局時,有負責人回答說“人家駕校也是企業(yè),也得考慮市場,教練、油都得算上費用,也得保本啊。要是一批學員只有個位數(shù),培訓的成本就太高了。”
原因是不是這樣呢?記者采訪了解到,駕校為殘疾人培訓提供的專用車是一款雪鐵龍自動擋轎車,費用為10萬元左右,首批購置了兩輛。交通學院駕校一位工程師稱,大多數(shù)駕校正常學員用車是普桑和皮卡,這兩種車本身就比雪鐵龍便宜,再加上又是手動擋的,價格就更便宜,另外殘疾人培訓車的改裝費用需要近3000元。因此只在車輛上,一輛殘疾人培訓車就比其他培訓車成本高出3萬余元。駕校的高先生告訴記者,盡管這樣,他們還是第一時間把車改造完成,把教練培訓出來。
◎說法二
手續(xù)說?
駕校說,之前缺一道手續(xù),培訓沒法開展
面對“推遲是因為成本”的說法,駕校高先生告訴記者,一開始核算成本的確需要時間,但是“有些行政部門真的沒法催”。駕校一位不愿意提及姓名和職務的工作人員也認為培訓推遲跟上級主管部門有一定關系,“這事兒真不怨駕校”,因為之前有一些必要的記錄檔案一直沒有發(fā)過來,缺了一道手續(xù),駕校的培訓都是一車一記,沒有這些文件,工作難以展開。殘疾學員劉鵬也告訴記者,今年9月下旬他等待不耐煩的時候,怕耽誤理論考試就打電話問駕校,“當時說是交通局有點事情還沒解決。”
10月21日,記者就“是否因為審批問題而延遲培訓”向交通局駕管科有關負責人求證,這次他表示不方便回答。
■相關鏈接
殘疾人專用車如何操作
交通學院駕校的一位工程師說殘疾人專用車開起來很簡單,和普通車的不同就是裝了一個助力裝置,用手可以控制所有的操作。這位工程師說,依照杠桿的原理,殘疾人培訓車在方向盤右下方裝了一套聯(lián)動設備,剎車、油門、制動全部都在杠桿中完成。將操縱桿往前推,即可剎車;將操縱桿往后拉,即可加大油門。
“另外,方向盤上還加裝了一個固定的手柄,在倒車的時候可以讓學員單手打方向盤。”
外地殘疾人駕車培訓情況
4月1日,我國第一本C5駕照在成都誕生,它的主人是全國率先呼吁允許殘疾人開車的殘疾人曹前明。5月5日,北京4名學員順利通過路考,成為北京第一批拿到C5駕照的駕駛員。
8月5日,青島9名殘疾人拿到C5駕照。8月初,聊城首批殘疾人C5駕駛證已經(jīng)發(fā)放。9月初,煙臺已經(jīng)有二十多名殘疾人領到了機動車駕駛證。
9月4日,武漢有13名殘疾市民順利拿到C5駕照。9月17日,南京30名殘疾人拿到C5駕照。9月20日,貴州23名殘疾人拿到駕照。
■延伸調(diào)查
殘疾人能否搞營運遭遇政策空白
記者采訪時遇到的殘疾人朋友張偉說,他考駕照就是想能開車做個買賣,掙口飯吃。不過,即使考出駕照,省城殘疾人目前也不能開出租,這個消息讓張偉有些郁悶。“C5搞營運恐怕是不行,這個還是國家政策的空白。”交通學院駕校的高先生說,“殘疾人駕駛本身就是個高風險的事情,專用車的裝置都用手控制,跟正常的車截然不一樣。”現(xiàn)在的出租車對他們顯然不適用。
早在2006年3月30日公布的《濟南市城市客運出租汽車管理條例》中就有明確規(guī)定,申請從事出租汽車駕駛的駕駛員應當具備的條件只有三條。男性年齡在60周歲以下,女性年齡在55周歲以下,初中畢業(yè)以上文化程度,身體健康;有公安機關核發(fā)的機動車駕駛證,有二年以上駕齡,無重大交通事故責任記錄;被吊銷客運資格的駕駛員,自吊銷之日起已滿三年的公民便可申請。
而山東黃金出租車公司的一位李姓工作人員則表示,即便所有的申請條件都達到了,公司也沒有先例可以參照。因為殘疾人考駕照的工作才剛剛開始,目前公司里沒有殘疾駕駛員,更談不上提供專門為殘疾人改裝的出租車。而對于殘疾人將來能不能開出租車,他說“先把駕照考出來,駕齡夠了再說吧,現(xiàn)在討論這個問題有點早。”不過李先生個人依然對殘疾人開出租車抱有很樂觀的態(tài)度,“政策是跟著人走的,隨時都能有變動,以前殘疾人連駕照都不能考,現(xiàn)在也不是能考了嗎?”
交通學院駕校的高先生也說,雖然不能說拿了C5駕照以后馬上就能搞營運,但這是新生事物,是往好的方向發(fā)展,“即便是以后想的話,也必須出臺一個具體實施辦法,比如說駕齡幾年以上才可以。”
同駕校一樣覺得這事兒有盼頭的還有市殘聯(lián)相關負責人,這位負責人說剛剛開展的工作畢竟有不完善的地方,“可能今年不能,明年就能了。”而且她還介紹說,在香港,從上個世紀80年代起就允許殘疾人駕駛出租車,“駕車事故率比正常人低得多”,殘疾人開出租不僅不被乘客排斥,反而已經(jīng)成為一件正常的事情,早就“司空見慣”。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