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是“世界無煙日”。31日,記者走訪毓璜頂醫(yī)院戒煙門診,發(fā)現目前戒煙門診非常冷清,專程前來就診的患者寥寥無幾,門診成立近一年來總共才開出去了三盒戒煙藥。
在毓璜頂醫(yī)院呼吸內科的戒煙門診,記者見到了王金德主任醫(yī)師。王金德介紹,毓璜頂醫(yī)院的戒煙門診成立于2011年6月份,是煙臺首個戒煙門診。雖然目前有很多抽煙的市民想要戒煙,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戒煙門診人氣并不旺,近一年來專門前來就診戒煙的市民屈指可數,門診僅開出去了3盒戒煙藥。
記者了解到,戒煙門診現在并沒有設立專門的科室,由呼吸內科的專家對前來就診的市民提供咨詢、治療服務。“極少有主動上門戒煙的。”王金德告訴記者,戒煙門診接待的患者大多數是由于出現呼吸系統(tǒng)病變后被醫(yī)生建議戒煙的,還有一部分是被家人逼著戒煙的,主動上門的不超過10個。
“我不認為吸煙算是一種病,除了極重的煙癮外,都可以通過人的意志力戒掉。”王金德告訴記者,煙癮很重的人產生了很強的尼古丁依賴,戒煙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心慌、失眠、全身無力、注意力不集中等戒斷癥狀,這就需要通過藥物來輔助戒煙。針對這類患者,門診上會開具一種名為伐尼克蘭的藥物,這種藥物能有效阻斷尼古丁與受體的結合,緩解戒斷癥狀。
雖然藥物戒煙能很快收到效果,但其花費對于普通人來說卻是筆不小的費用。記者了解到,醫(yī)院提供的這種戒煙藥每盒的售價在370元左右,一天兩次,一盒藥能吃半個多月,一個療程的時間需要3個月,患者需要至少花費2000多元才能收到明顯的效果,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擋了煙民的戒煙熱情。
“單純通過門診方式來戒煙其實收效甚微,關鍵還是要發(fā)動市民的戒煙意識。”王金德認為,戒煙門診的設立有點“馬后炮”的意思,治標不治本。要想減少吸煙對大家的危害,除了醫(yī)療機構提高自己的戒煙服務能力外,整個社會都應加強戒煙的宣傳力度,這樣才能從源頭上減少吸煙對公眾的危害。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