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選購水果、蔬菜。
“過了臘八就是年”,眼瞅著離年越來越近了,很多市民不禁感嘆起“年關難過”。年關難過,目前最大的“難處”就是物價上漲加大,居民手頭太緊。在采訪中,一位居民笑談道,“百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除了‘鹽’沒漲價,其他幾樣東西集體上漲!绷硗猓浾咴诔菂^(qū)市場上發(fā)現,肉類、蔬菜以及農副產品價格近期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上漲。
百姓看物價:
半年之內,一袋面粉猛漲了13元
在一家超市內,市民張阿姨正忙著選購面粉。張阿姨告訴記者,她經常在家蒸饅頭、搟面條,談起面粉的價格走勢,張阿姨忍不住打開了話匣子!斑@半年,面粉漲得太快了。我們家經常買這個牌子的面粉,一袋50斤。我記得很清楚,天熱的時候,這一袋面粉才賣70元,現在一袋就漲到了83元,半年漲了13塊,漲得太快了!”
李師傅經營一家小吃攤,銷售麻辣串、米線等小吃。每天,李師傅都到菜市場采購東西,對各種食品價格走勢了如指掌。蛋奶肉禽,瓜果蔬菜,柴米油鹽醬醋茶,除了‘鹽’沒漲,其他都在集體漲價。李師傅說,“今天早晨,我剛買了菠菜,一斤菠菜賣2塊8毛錢。一個月之前,一斤菠菜好像只賣1塊多錢。小油菜、白菜、豆腐、面筋……這些東西都在漲錢。”
最近一段時間,麻辣燙原材料全在漲價,但麻辣串的售價維持不變,仍是0.6元一串。李師傅坦言,不是不想漲價,而是不敢漲價!氨緛矶炀褪堑,生意就不太好。如果再漲漲價,吃的人就更少了,估計生意就更差了,F在,一個月的利潤大概減少20%至30%,不過還能維持下去。如果過段時間,這些東西繼續(xù)漲價,恐怕我也支撐不下去了,到時候就真的要漲價了。”
隨后,記者對城區(qū)內幾家大型超市進行了探訪,發(fā)現很多副食品的價格較之以往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以鮮奶和酸奶為例,某品牌袋裝鮮奶的價格由年前的1.8元/袋提價至2.2元/袋,提價幅度甚至超過了20%。另外,在某超市正在搞降價促銷的食用油銷售專柜,銷售價在“40出頭”的“折扣油”成了炙手可熱的商品。市民王女士告訴記者,食用油是每個家庭廚房里必不可少的物品,現在物價普遍高了,趁著現在商場里有優(yōu)惠,買一兩桶回去還是很劃算的。記者隨后咨詢了一位食用油銷售商,據銷售商介紹,在正常情況下,食用油的銷售價格應在50元以上。
部門析原因:
供求因素、心理落差讓物價變高了
對于市民普遍感受到的日常消費品上漲現象,記者咨詢了濟寧市商務局市場秩序辦公室副科長譚通。譚科長介紹說,春節(jié)前蔬菜等日常消費品價格上漲屬于一種比較正常的情況,基本每年都會出現。至于價格上漲的原因,譚科長解釋說,隨著春節(jié)臨近,市民對于日常消費品的需求比平時有所增加,與此同時,近期的嚴寒天氣也對蔬菜生產造成了明顯影響,導致了供應失衡,從而推動了蔬菜價格持續(xù)上漲。另外,外地反季蔬菜運輸難度大、引進成本高,加之本地蔬菜數量較少,這才產生了蔬菜價格普遍上漲的情況。
譚科長隨后補充說,前一段時間蔬菜、肉類價格持續(xù)的走低也讓市民產生了“近期東西變貴了”的看法。譚科長告訴記者,前幾個月蔬菜等日常消費品價格過低,如今價格回歸到正常或是稍高水平后,消費者的心理落差會比較大,所以才會覺得物價貴了很多。如今,隨著春節(jié)的臨近,這種現象還會持續(xù)一段時間,預計隨著春節(jié)過后南方蔬菜大量涌進本地市場,蔬菜的價格會有所回落。至于肉類價格上漲的原因,更多則是在前一段時間低價格上產生的回調。另外,隨著基礎農產品價格的上漲,其他諸如奶制品、酒類、飲料、肉制品等農副產品的價格也會受到影響,從而出現了此類產品價格隨著肉菜價格上漲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