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的流浪乞討人員無處不在,走在濟寧的大街小巷,常能覓到他們的身影。“我們不是不管不顧,面對這些沿街乞討的老人,我們多次勸導,但總有部分乞討者拒絕救助!睗鷮幨械谝痪戎芾碚靖闭鹃L李兵告訴記者。據(jù)介紹,如今濟寧的街頭巷尾,很多流浪者屬于“職業(yè)乞討人”,他們不愿接受救助站的幫助,有的嫌“不給錢”,有的嫌“不自由”。
記者親身體驗救助巡查:
沿街尋救助,老人再三揮手拒絕
6日上午10分,記者跟隨濟寧市第一救助站工作人員開始了日常的救助巡查工作。當救助車行駛至太白路運河城附近時,發(fā)現(xiàn)十字路口處有一位佩戴灰色頭巾的乞討者。這位老人身子蜷縮在一起,后背靠在圍欄上,身前還放著一個“碗”。不少行人從老人身邊徑直走過“不理會”,但也不乏一些熱心市民向其伸出“援助之手”。記者留意到,雖然時至中午時分,室外的溫度并不算太冷,但老人長期蜷縮在馬路上,不免讓人心生憐憫!斑是那個老太太,勸了多少次了,但都被拒絕了!本戎镜墓ぷ魅藛T告訴記者。記者率先下車,以市民的身份來到老人身邊。交談得知,老人是菏澤人,老伴去世后,膝下唯一的兒子也換上了癌癥,迫于生活的無奈,老人這才來到此處進行乞討。當記者提出是否愿意跟隨身后的救助人員前往救助站時,老人忙說:“我最近就要回家了,不去了,不去了。”老人再三揮手拒絕后,記者與救助站的工作人員只能無奈離開!斑@個老太太我經(jīng)常在附近看到她,一開始我還給過她錢,但這都小半年了,她還在這兒乞討,感覺應該是騙子!睆囊慌宰哌^的市民李女士說:“老太太看起來年齡不算大,干嘛不去勞動掙錢?如此這般長期沿街乞討,讓人心生反感!
露宿街頭仍不受救助:
“不用你們管,快走開”
據(jù)救助站的工作人員介紹,白天出現(xiàn)在城區(qū)繁華地段的乞討者一般晚上都會消失不見。7日晚,記者再次乘救助站的夜間救助巡查車,夜訪露宿在城區(qū)街頭的“乞討者們”。7點左右,工作人員時艷華開始了夜間救助巡查工作。
時艷華,1995年來到救助站工作,近20年的工作經(jīng)驗早已讓她練就了一副“火眼金睛”。當救助車穿梭在城區(qū)的大街小巷時,時艷華總能第一時間從車窗內(nèi)看到蜷縮在街角的流浪人員。時艷華告訴記者,這些流浪人員雖不在救助站生活,但對他們的一舉一動,救助站都時刻關(guān)注著。
在時艷華的帶領(lǐng)下,救助車輛來到劉莊路附近。對于時艷華提到的“地點”,救助站的工作人員似乎都很熟悉!艾F(xiàn)在估計他也該回來了”、“前幾日剛送的被子,現(xiàn)在蓋應該不冷。”下車后,記者隨救助站的工作人員來到一處樓梯口附近。記者看到,空地上正躺著一位流浪者,救助站的工作人員打開手電筒,時艷華走上前問:“冷嗎?去救助站吧!”再三詢問下,流浪者始終緩緩地說:“不去,我就在這兒!苯徽勚,不管時艷華說再多,對方都是這句話。無奈,一行人放下一床棉被后,只能轉(zhuǎn)身離開。
隨后,當救助巡查車來到建設(shè)路與解放路交會處時,時艷華突然喊停司機:“靠邊停車,我再去問問老人,今天愿意去救助站不!睆能噧(nèi)走出的時艷華直接朝路口的銀行走去。記者跟隨其后,只見在銀行門口,一位頭發(fā)凌亂衣衫襤褸的老人正坐在石階上。“跟我們走吧,這么冷的天,在外面也不是辦法!”老人對于時艷華的勸導并不予理睬,擺擺手讓她離開,見此狀況,時艷華并沒放棄,而是繼續(xù)勸說。老人突然有些不耐煩,大聲呵斥著,“不用你們管,快走開!”
原來如此
城區(qū)繁華鬧市出現(xiàn)的多為職業(yè)乞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