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感到影視劇不應當只是娛樂人們,還應當領(lǐng)導人們的審雅觀與價值取向,而不應當為了商業(yè)利益一味的逢迎觀眾。
全觀中國的影視劇,可謂不堪一訴。最近幾年的所謂的大片巨片,水準乏乏,使人看得索然無味,絲毫激不起心中漣漪。中國大導演的片子,我個人認為硬傷太多,一句話說來便是,過去的不好好繼承,國外的又抄襲得太爛,其實說到底就是不居心罷了,觀眾花錢去看你的作品,不為其他,只為出色之處令人擊節(jié)而起的感到,或是在某一橋段讓人感到新鮮奇特,那么觀眾就知道爾等在此處居心了,也便感到物有所值了,花錢不冤。
世間之事,往往事與愿違。舉凡近幾年的片子都是平平之作,說句不好聽的話,看中國大導演的片子還不如看歐美的二三流的可怕片來得帶勁,起碼人家的畫面夠血腥,女主角夠亮,劇情節(jié)奏夠緊湊,雖說看后依然感到空虛,但觀影過程中起碼是心驚不已。
世上沒有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但凡參天巨木,湯湯流水,必是基礎(chǔ)深厚。反觀我國的片子,個人感到太過虛浮,有種空落落的感到,這是基礎(chǔ)不穩(wěn),繼承不得當?shù)木壒。影視這東西不是電腦越新就越好,過去的好片子,如今看來依舊是風采翩然,而現(xiàn)代的導演們對于過去經(jīng)典片子的出彩點不好好繼承,反而全數(shù)棄之,去尋求自認為是的現(xiàn)代感,可笑至極,殊不知,經(jīng)典之所以能夠成績其名,便是其含有一些永恒不變的閃光點。就拿武俠工夫片來說,以前經(jīng)典之作,諸如黃飛鴻系類,笑傲江湖系類等,無論是色彩,音樂,服飾,武戲,節(jié)奏,都堪稱完善,觀眾觀賞時,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江湖意味,意境甚好。而如今的工夫武俠片,食之無味,演員表演做作,特技橫飛,威亞亂吊,影片的畫面色彩作風,也失去了武俠工夫的意境,為了影片的票房和著名度甚至濫用演員,造成影片的作風走樣。
四季風采,各自華章。不同類型的片子有其各自內(nèi)在不變的氣質(zhì),遵守它加以美化潤飾創(chuàng)新,便能做得出彩,倘若肆意轉(zhuǎn)變,便失了風味,使得無趣了。從過去經(jīng)典中汲取營養(yǎng)來孕育新的故事,如此才可得成佳作。
繼承是立身基本,而借鑒國外同行的出色處也可認為片子增采不少,而中國的導演做的卻是借鑒是借鑒了,只不過是拙劣的抄襲,取其形,卻未得其神,觀眾不是傻子,抄襲得如此劣質(zhì)太差能人意了。
歐美的科幻片,場面宏大特技殘暴。中國的大導演,在拿來主義之下,變得如何,片子場面是氣勢了,可太過空洞,整部片子只是一味的特技后果,劇情過于乏味了,即使是特技也是畫虎不成反類犬,怪模怪樣的。西方的片子確實特技很好場面恢弘,可這些都只是浮在表面的東西,在本質(zhì)的內(nèi)在里,西方的片子有著自我的一套價值觀念,一種審美角度。并不是照搬那套殘暴的外套就行的,要觀其貌,得其神。這種情況在偶像劇方面也存在。
韓劇,一個紅得不能再紅的詞,以我個人的觀看經(jīng)歷而言,初看時給人一種殘暴迷離的感想,繼而迷戀其中,但過了大概一年的時間,我便從中擺脫出來,感到韓劇也不外乎如是。但韓劇的成功之處也是顯而易見的,畫面精致,情節(jié)波折,再加之俊男靚女,豪宅跑車,不怪乎深受年輕一代愛好。于是乎中國的偶像劇也跟風而來,可片子滿是拜金味,其實韓劇的成功有其現(xiàn)代時尚風潮的因素,但我認為它的成功更多的是基于一種傳統(tǒng),看遍韓劇幾乎每部韓劇都有傳統(tǒng)的影子,而這些傳統(tǒng)有著多少古典中華的影子呢,我想愛好韓劇的除了追逐時尚風行的年輕人外,還有那些懷念傳統(tǒng)的人吧,而這些中國的導演又看到看多少呢。當然我之所以跳出韓劇是因為我看到了韓劇的無奈,看到了韓劇在華麗包裝下的傳統(tǒng)是多么的狹隘,舉個例子吧,只要是韓劇基礎(chǔ)都有吃泡菜,還有一種將飯和菜攪拌在一起吃的情節(jié),而且吃得津津有味,夸得是好像是天上有地上無似的,我就奇了怪了,后來和同學吃了吃泡菜,也就平常味,對于影視創(chuàng)作你夸張可以,可也不能亂扯。還有就是歷史劇,胡亂的轉(zhuǎn)變,將自己拍得如此高尚,惡意的貶低中國,殊不知要不是中國,古代朝鮮早就滅國了,哪還有現(xiàn)在的你們,我真為在壬辰倭亂中就義的明軍感到不值?赐噶隧n劇的本質(zhì),也就感到它的成功之不過是披著華麗外衣,講著仁義道德的小丑,只不過它的外衣夠華麗,道德夠動人罷了。而我們的導演抄襲了華麗的外衣卻沒有合適的道德與之相稱,孰優(yōu)孰劣,不用言語。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