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季玉,三國腦殘第五人。(腦殘指數(shù):★★★★)
自古以來,四川都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內(nèi)有富饒的川西平原,外有險要的山川屏障,誰得了四川,誰就有得天下的可能。偏偏劉璋其人,坐擁四川,卻使其疲敝,若不是腦殘,實在找不出其他說辭。
本來劉璋和漢中的張魯互為唇齒,只要張魯不失漢中,劉璋盡可以高枕無憂,他倒好,偏要對人家張魯發(fā)號施令,張魯哪能聽他的,于是乎,他就殺了人家親舅舅,雙方結(jié)了仇怨,真的打起仗來又打不過人家,就這么的一個人,難怪守不住四川。聽說曹操籌備襲擊自己,劉璋也不想想這個消息是不是真實,趕緊派人去請劉備來幫忙,劉備正求之不得,在馬背上偷著樂,反手攻擊劉璋,得了四川,連帶著滅了張魯。后來劉璋被流放到荊州,開端懊悔了,總算知道了“唇亡齒寒”的道理,他自己也納悶:咋地自己腦殘病突然痊愈了?晚了。
諸葛亮,三國腦殘第六人。(腦殘指數(shù):★★★★)
孔明大號“臥龍”,據(jù)說智計無雙,似鬼如妖,頗得儒家“修齊治平”之三昧,歷來被視為千古名臣典范。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諸葛亮也有腦殘病,有時候更像是火星上來的,不是地球人。
就說史上著名的“三顧茅廬”吧,諸葛亮的架子端得真大,不就是一村夫嗎?哪來的架子?放眼天下諸侯,大概也只有劉備才會看得起你。這是其一。其二,既然要與東吳結(jié)盟,何必再搞“舌戰(zhàn)群儒”的花招,得罪那么多盟友不說,還惹得周公瑾妒忌。其三,劉備托孤,諸葛亮該一心一意輔佐劉禪求生存圖發(fā)展才是,設(shè)置丞相府與朝廷并駕齊驅(qū),這不是另立中央嗎?虧得劉禪有忍耐之心,否則蜀漢必起內(nèi)耗,也不必司馬昭派兵圍剿了。其四,諸葛亮明知荊州幫諸將老的老逝世的逝世,也不開科選將,培養(yǎng)將才,致使呈現(xiàn)了“蜀中無大將”的為難局面。其五,魏延獻“奇襲子午谷”之策,諸葛亮愣是不予采信,還誹謗其腦后有反骨。很明顯,魏延頭腦沒問題,是諸葛亮自己腦殘。
顏良、文丑,三國腦殘并立第七。(腦殘指數(shù):★★★★)
此二君,在《三國演義》中著墨不多,《三國志》里記錄也寥寥,因為這兄弟兩都逝世于關(guān)羽的刀下,沾了名人的光,所以,也榮登本排行榜。
河北名將多若星辰,獨顏良、文丑腦殘乎?非也。此二君據(jù)說勇冠三軍,又得袁紹大力宣傳,名聲在外,所以,曹操麾下害怕者眾,只得請關(guān)羽出馬。按說,兩軍對壘,為將者保持起碼的防備,小兒都應(yīng)當(dāng)知道,偏偏顏良、文丑稀里糊涂,看見有人殺氣騰騰沖進陣來,居然還傻乎乎問“來者何人”,沒擺開架勢,就做了關(guān)羽的刀下鬼,腦殘透了。
呂奉先,三國腦殘第八人。(腦殘指數(shù):★★★)
呂布其實挺可愛挺現(xiàn)實的一個人,歷史本相與演藝傳聞截然不同。張飛說他是“三姓家奴”,劉備、曹操也誹謗他“重復(fù)無!。筆者認為,呂布雖然腦殘,但其腦殘指數(shù)并不高,三星足矣。
演藝中說呂布認了兩個干爹,殺了兩個干爹,就算是真的,那又怎么樣?所謂“識時務(wù)者為俊杰”,其時董卓權(quán)勢熏天,曹操也只有流亡的份,呂布認董卓為干爹,多半是因為赤兔馬;后來殺董卓,則多半是因為美女貂蟬。搶劉備的徐州,是因為張飛喝酒誤事,是幫著劉備代管幾天而已(新《三國》是這樣說的)。呂布有些腦殘的處所,就是沒有和陳宮搞好“魚水關(guān)系”,他如果能像劉備對諸葛亮那樣對陳宮言聽計從,就不會老是與袁術(shù)糾纏不清了,三國歷史或能改寫。
袁公路,三國腦殘第九人。(腦殘指數(shù):★★)
本來想把袁術(shù)與袁紹哥倆放在一起寫的,感到袁術(shù)比他哥哥聰慧得多,所以離開來說。
袁術(shù)的聰慧之處頗多,早在討董卓的時候,他就發(fā)明東吳孫氏不可小覷,處處為難孫堅。之后迅速搶占兩淮富庶之地,還足足過了幾年皇帝癮。袁術(shù)做皇帝的時候,劉備還在四處流浪,好似喪家之犬一般,而曹操正忙著與呂布較量,孫策回了江東,才剛剛蹣跚起步。袁術(shù)腦殘的處所,是他太心急了,認為得到了傳國玉璽,就可以號召天下。殊不知,他這一稱帝,反而成為眾矢之的。其實,趙炎認為,當(dāng)時諸侯之間各有抵觸,袁術(shù)如能保持耐心,稍為利用這種抵觸,自保是不成問題的,只要小日子過得好,稱不稱帝并不重要。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