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要談這個問題,是因為在前面讀詩時發(fā)明過這個問題。有一首推薦詩歌“坐在青青的樹蔭里”這一句就值得斟酌,我感到應當用“樹陰”;還有一首推薦組詩里面有一首標題是“林蔭深處”,我感到也應當用“林陰”。當然這兩首詩寫的相當不錯,不然不會被推薦,但是這里面的一個別字(先不說它是錯字),成了詩的硬傷。
咱看看孩子用的《新華字典》是怎么說明的!瓣帯保ㄒ宦暎┑恼f明有七種:1、黑暗,如陰森;2、云彩遮住日、月、星,如陰天;3、跟“陽”相對,如陰性、陰歷、陰極、陰溝、江陰、蒙陰等;4、光線被東西遮住形成的影,如樹陰,背陰;后三種就不列了,與“林蔭”無關!笆a”(四聲)的說明有三種:1、不見陽光,又涼又潮,如這屋子很蔭,2、封妻蔭子,3、保護、庇護。
國家教委、國家語委、廣電部于1985年12月發(fā)布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已經(jīng)把這個字統(tǒng)一了,“蔭”統(tǒng)讀yin(四聲)“樹~”、“林~道”應作“樹陰”、“林陰道”,很明白告訴我們這個字的用法了。我為什么對這個字這么敏感呢?我是中等師范學校畢業(yè)的,師范生用老師的話說“就是圍著桌子轉(zhuǎn)一圈”什么你都得會,除了文化課以外,琴棋書畫,你都得會。當時的背景是中小學老師奇缺,我們畢業(yè)后要分到農(nóng)村,所以什么都得會一點,比較慚愧的是,我美術、體育差一點,從教十余年,教過五年小學,除了語文課,還帶著兩三門副課,還得教全部學校的音樂。當時我們師范的老師是相當認真,相當負責的,特別是教我們語文的老師,對這個異讀字審音表是手把手教了的。還印發(fā)了一本小冊子,遺憾的是輾轉(zhuǎn)搬家,喪失了。老師們有一句話:“你們是師范生,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你們面對的是小學生,所以字要寫好,音要讀準,還要用準,不能讓你們的不負責誤了祖國和民族的盼望!彼援敃r學習是特別認真的,怕以后會出錯。所以我一看到有揶揄老師,甚至人身攻擊的,我就很賭氣。不否定,教師里面有敗類,有害群之馬,但那只是很少一小撮,絕大多數(shù)絕大多數(shù)老師是好的,是值得尊重的。我們在面對一個職業(yè)和一個人群的時候,要理智地看,全面地看,不能一葉障目,一棍子打逝世。
再回到咱們的話題上來,從字典上看,有國家權(quán)威機關的統(tǒng)一標準,信任以后您不會再用“林蔭”了。如果再那樣用,您的普通話就不標準了。普通話——即現(xiàn)代標準漢語,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xiàn)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guī)范的漢民族通用語言。如果我們寫出的文字不是現(xiàn)代標準漢語,那我們怎么說我們自己寫的文字好呢?
這樣有人可能會說,你請求太苛刻了吧。不,一點都不苛刻,我教過的學生,這個字他們就不會用錯,因為我認真教了,學生也認真學了,這本不是個大問題。在這些作者的知識系統(tǒng)里,“樹蔭”就是“樹蔭”,而不是“樹陰”,他們的在上學的時候就是“樹蔭”,知識沒有更新的緣故,無可厚非。
我只是運氣好,上的師范,所以很榮幸知道了這個。
與“樹蔭”現(xiàn)象類似的,就是用錯字,“鑄造城墻”;生造詞,把“聽天由命”生改成“憑天有命”;由著自己的性子胡寫一起,還在自己的文字里亂罵人;給自己的文字起個血乎淋啦的標題吸引眼球。連最基礎的修辭都不會用,在文字里亂用比較,俗不可耐,舉一個簡略的例子,“陽臺上一盆XXX像皮帶一樣XXX”,這要是我的學生,我會造一個句子讓他背誦。整段話跟本不通,語病隨處可見,標點符號咱就不看了,我有時候用標點也很亂。這是一篇推薦文字,我很不認為然,不多說了,會得罪人的。
寫這些文字沒別的意思,絕對不是中傷,也不是諷刺,您也可以暴跳如雷,我只是想談一下我的見解!案褂性姇鴼庾匀A”,您的文章推薦出去,首先得您自己看了不臉紅。我堅信在文學網(wǎng)站漂的朋友都是素質(zhì)很高的,都是很有文化的。我最害怕寫出一篇文字讓人看了以后人家會說:“噢,這是一個有文化的流氓寫的,或者說,噢,這是一個裝有文化的流氓寫的!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