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要從8歲小朋友的“驚人之語”中反思點什么,唯一可以說的是,我們這個社會留給孩子們的,或者說能影響孩子一生的事件,無論是政治的,經濟的,還是文化的,甚至其他方面的,都太少太少。在一個金錢可以衡量一切的社會里,除了金錢,我們似乎找不到可以讓孩子銘記一生的東西。
真擔心,這些孩子長大了,再有戰(zhàn)斗產生,假如需要這些孩子像黃繼光一樣去舍身堵槍眼時,這些孩子會不會問:“讓我去堵槍眼,你給多少錢那?”當然,這樣去責備一個孩子,也是不對的。孩子是無辜的,在他們眼里,“搶劫”,“放印子錢”,“當小姐”就是賺錢容易并且又快,只是實話實說而已。如果非要強加給孩子一個錯誤的話,那也不是孩子的悲哀,應是我們全部民族的悲哀,社會的悲哀,是主宰這個社會的成年人的悲哀。
這些七八歲的孩子,他們的成長經歷才剛剛開端;在對他們成長具有要害影響的各種因素里,我們在哪方面做到了最好呢?是大人的言傳身教?還是社會的氣氛?好像除了市場價值,除了金錢標準的凸顯,我們對孩子能夠產生刻骨銘心影響的事件太少太少。
君不認為“怎樣賺錢”的提問比“當小姐”的答復更可悲嗎?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