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火熱時期,剛需、投資客,以及改善性需求呈現出三足鼎立之勢,共同支撐市場認購成交量。2010年,經歷過諸多政策的沖刷,樓市中的投資者、改善型購房需求大多被沖出了購房者的隊伍,剛需們不禁大聲疾呼,如今已是“純剛需”的時代。記者走訪各大在售樓盤后發(fā)現,開發(fā)商已紛紛將營銷的“火力”集中在“剛需族”身上,從戶型、配套、價格各方面,抓牢“剛需族”的購買力。
剛需不只是首套房
到底什么是住房的剛性需求,在很多人看來,剛需就是首套房。中海城香克林的銷售小張顯然就不會同意這樣的觀點。小張說最近有個客戶結婚已經兩年,現在有一套60多平米的房子。目前,她正準備懷孕,考慮到要請父母親來照顧小孩以及以后小孩要有獨立的空間,所以她希望能夠購買一套130平米左右的房子。事實上,像這類改善型需求的購房者,也同樣具有很強的剛性。
于是,也有業(yè)內人士指出,樓市剛需,應該是以自住為目的的購房需求,它不只是包括首套房,同樣也包括改善型需求以及其他一些自住需求。“以前一提剛需,大家首先就想到九十平米,其實這是不對的,很大一部分剛需其實更需要的是50-90平米以及100-160平方米的房子。”該業(yè)內人士指出。
“剛需族”力挺樓市
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上的數據獲悉,7月京城商品住宅期房成交4025套,環(huán)比6月有所上漲,漲幅為39%。仔細整理近兩個月開盤的項目后發(fā)現,但凡銷售率在8成以上的項目,都具有價格低于周邊在售項目、主力戶型在90平方米上下的共同特點。幾個樓盤都有一個共同點,其戶型都是從兩房到四房,正適合剛需購房者的需要。
中原地產市場總監(jiān)王世界表示,樓市新政在短期內基本抑制了小型投資者和投機炒房者,但剛性需求仍然旺盛。而從上月末掀起北京房地產市場第一波降價潮后的火爆銷售顯示,后調控時代,剛需族儼然成為了購房主力軍。
合理戶型是剛需首選
那么,大量的剛需置業(yè)者購房時都會考慮哪些因素呢?業(yè)內人士對此進行了調查,據調查結果顯示,票數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戶型設計及空間利用率、開發(fā)商品牌和實力、地段。這恰恰也反映出了剛需購房者的普遍心態(tài),因為是自住,所以希望能有好的戶型,同時開發(fā)商的實力是樓盤品質的保證,而地段,則能為今后的生活提供便利。
在隨后進行的北京樓市剛需報告樓盤評選中,除了保利茉莉公館、中糧萬科長陽半島、首開國風上觀等前兩個月熱銷的項目,即將開盤的中海城Ⅲ香克林等樓盤都成為網民關注焦點。據了解,中海城Ⅲ香克林地處東南三、四環(huán)之間,位踞地鐵5號線、地鐵10號線之上,順暢交通將快速連通CBD、亞奧和中關村三大版塊及城市各生活網絡與繁華地段。隨著成壽寺路的拓寬改造建設,項目所在區(qū)域路網日益完善,交通優(yōu)勢日趨明顯。同時,項目被CBD商務核心圈、方莊高端配套圈、東四環(huán)國際消費圈、南三環(huán)主題購物圈合圍之中,中海城Ⅰ期商業(yè)配套已經開業(yè)。娛樂、休閑、購物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休閑無需遠行。在戶型方面,中海城Ⅲ香克林50-150平方米戶型,一居、兩居、三居空間豐富,寬敞陽光客廳、通透流暢的步入式景觀陽臺、270度八角陽光房俯瞰窗外四季風情巧妙的設計思想,構建成為讓陽光最喜歡的空間。
隨著本輪房地產調控的逐漸深入,許多跡象表明,剛需正支撐著樓市的成交主力,開發(fā)商需要為這樣的客戶量身訂造產品。鑒于本輪政策對炒房行為和多次置業(yè)的遏制,剛性需求也比以往表現得更為積極。剛需對市場行情的關心,也表現了其旺盛的住宅消費需求。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