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不同意見認為,房地產市場的投資更多屬于市場行為,無論是外資也好,內資也罷,政策不應過多加以干涉。國內房地產調控政策效果有所顯現,樓市牛頭初被遏制,而以黑石集團為代表的外資卻開始涌入國內房地產業(yè)。
黑石激起千層浪
日前有消息稱,美國私募股權投資巨頭黑石集團(blackstone)同香港大型地產商鷹君集團達成協(xié)議,黑石集團同意向香港鷹君提供資金支持以合作開發(fā)鷹君2009年在大連所取得的土地,來建造豪華酒店和高檔公寓。
此舉也在鷹君發(fā)布的中期業(yè)績報告中得到間接驗證,鷹君表示,集團持有大連項目50%權益并擔任項目經理,余下的50%權益由一獨立第三者持有。但未透露該獨立第三方的身份。大連項目總樓面面積約為28.6萬平方米,挖土工程預計于今年三季度展開。
由此,全球最大的私募投資公司“借道”進入中國住宅市場。早在2008年10月,黑石集團便投資了首個中國房地產項目,以9.5億元的總代價獲得了上海長壽商業(yè)廣場95%股權。
在當前國內房地產正經歷著史上最嚴厲宏觀調控政策的背景下,國內樓市量減價滯,房地產投資也顯現減緩勢頭。但此次黑石的投資并非個案,外資對于國內房地產市場的熱情卻近幾月來未見消減,還有增加趨勢。
據商務部統(tǒng)計,2010年1-7月,外商直接投資房地產開發(fā)及城鎮(zhèn)固定資產開發(fā)的投資累計總額為248億元,同比上漲10%,而前6個月的累計總額為203.92億元,同比上漲4%。前7個月利用外資進行房地產開發(fā)及城鎮(zhèn)固定資產開發(fā)的投資累計總額為302億元,同比上漲近11%,其中,前6個月累計總額為249.88億元,同比上漲近3%。值得注意的是,自2009年5月起,房地產開發(fā)資金來源中的外資資金同比增幅一直是負數,而從今年6月起,外資資金的同比增幅開始轉正,并呈現迅速增長。僅6月份當月利用外資的資金額就達到80.91億元,超過了4、5月份的總和。
經不完全統(tǒng)計,包括摩根斯坦利、高盛、麥格理、瑞銀、美林、華平投資、軟銀亞洲、凱雷投資、凱德置地等眾多國際投資公司均以不同形式進入國內房地產業(yè)。
業(yè)內人士分析認為,外資當前在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頻繁活動基于多方面原因。由于銀根收緊及房地產調控政策,國內不少房地產企業(yè)融資困難,缺乏資金的房地產商將“橄欖枝”拋向手握大量資金的外資;另一方面,盡管正經受著房地產調控的“陣痛”,但從長遠來看,中國房地產業(yè)前景依然良好,而房地產業(yè)是典型的暴利行業(yè),外資的逐利本性使得國內房地產業(yè)對于外資充滿誘惑,當前的房地產調控也提供了所謂的“抄底”契機,能夠以較低的成本獲得投資機會。
與此同時,人民幣升值預期也被認為對外資流入房地產市場產生了積極影響。齊魯證券指出,匯率升值初期,大量外幣會選擇轉換為人民幣從而享受人民幣升值帶來的益處,外匯占款的增加無疑間接擴大了貨幣供應量,將直接提高房地產行業(yè)的景氣程度;同時,房地產本身的金融屬性使得房地產成為外幣轉換成人民幣后的主要投資品種。
相關閱讀